返回第576章 镇国公家有河东狮,威严赫赫……  综武:我家娘子是状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576章 镇国公家有河东狮,威严赫赫…… (第2/3页)

在湖边读书,求个好兆头。

    湖边有座石碑,刻着一首诗。

    不知何时,京城传出传闻,只要能领悟这首诗,就可以金榜题名,屡试不中的考生,难免想走歪门邪道。

    上榜名额就那么多,别的考生担心被抢了名额,纷纷去参悟诗句。

    还有两件事与此相关。

    一是江湖奇侠陆小凤刺杀陛下,镇国公为他作保,自愿入狱,镇国公的名声太过凶险,考生担心被牵连。

    去千鲤湖钓鱼、读书、写诗,总好过被人引导情绪,上书参奏,往年发生这种事,都有太学生联名上书。

    以镇国公的名号,普天之下,谁敢参奏他?临近恩科,大家都想求个福星高照,谁闲着没事得罪太岁?”

    陈中原认真的说道:“仕林兄,你可千万不要被人蛊惑,镇国公是英勇仁义的侠客,但他的杀气太……”

    陈中原担心“冯绍民”被别有用心之人蛊惑,搞联名上书的把戏,绞尽脑汁规劝,生怕“冯绍民”遭灾。

    “冯绍民”心说联名上书参奏镇国公李兆廷这种事,我做过几百次了,不过不是在朝堂,而是在国公府。

    联名向靖渊侯上奏,李兆廷风流浪荡沉迷女色,对家中不管不顾。

    联名向魔教教主上奏,李兆廷逗弄孩儿的时候,把孩子都逗哭了。

    前一个,没什么用。

    后一个,差点引发正魔大战,名震天下的甲子太岁李兆廷,被魔教教主玉罗刹用七匹狼鞭法抽成了孙子。

    陈中原喝了口水,接着说道:“京城的氛围有些不正常,昨天,殿帅府太尉卞谋廷发动兵变,图谋造反。

    宫中传出消息,二十多年前,宋辽大战时那场全军覆没的惨败,就是卞谋廷阴谋策划,具体的我不清楚。

    我只听到一些传闻。

    卞谋廷为了钱权美色,出卖大军行进的情报,把楚相玉的战术,完完全全卖给辽国密探,导致大军被伏。

    不仅如此,卞谋廷还以次充好,转运的军械都是劣质品,最终,楚相玉遭受埋伏,全军覆没,仅以身免。

    事后,陛下被卞谋廷迷惑,误以为是楚相玉治军不严,贪功冒进。

    我这么说有些犯忌讳……

    仕林兄应该能理解吧!”

    冯素贞了然的点了点头。

    皇帝怎么能出错呢?

    皇帝出错,需要臣子背锅。

    所有黑锅全都甩给楚相玉。

    导致一系列乱七八糟的误会。

    陈中原接着说道:“仕林兄,卞谋延阴谋造反,这么大的事儿,没能掀起丝毫波澜,显然还有更大的事。

    这种时候,谁敢胡言乱语?谁知道自己下注的一方最终是输是赢?

    恩科既是提拔,也是保护。

    朝廷在这个时候举行恩科,就是让太学生专心备考,别胡思乱想。

    世事无常,难分清浊啊!”

    冯素贞问道:“庭芳兄,那首诗写的是什么?左右无事,不如去看看这首平步青云、金榜题名的状元诗。”

    陈中原笑道:“非也!那首诗不是展露胸襟抱负、豪情壮志的抒情诗,记录的是情情爱爱、天人永相隔。”

    陈中原从衣袖掏出一卷宣纸,上面写着这首诗,是他昨天临摹的。

    水上鸳鸯,云中翡翠。

    忧佳相随,风雨无悔。

    引喻山河,指诚日月。

    生则同襟,死则同穴。

    陈中原解释道:“京城最有名的花魁莫过李师师、怜秀秀,据说两人都与镇国公有些关系,真是好艳福。

    我听人说,镇国公风流浪荡,情人遍天下,但家中有河东狮……”

    冯素贞轻咳一声,不轻不重的震慑了陈中原一下:“庭芳兄,你刚刚提及的风流韵事,与千鲤湖有关吗?

    莫非是镇国公家中大妇不许两位花魁进门,镇国公苦苦哀求,最终惨遭夫人拒绝,一怒之下,跳湖殉情?

    这段故事不错!

    我帮你宣扬到大街小巷!”

    陈中原:镇国公的风流韵事,一直都是文人士子的谈资,仕林兄为何怒气冲冲?难道他不喜欢谈论风月?

    陈中原尴尬的换了话题。

    “在李师师成名之前,京城最有名的花魁是云霜姑娘,云霜不仅有倾国倾城的姿容,还擅长诗词、歌舞。

    据说,云霜姑娘穿上水袖,随风舞蹈的时候,肌肤洁白如霜雪,水袖飘荡如云雾,好似瑶池天宫的仙女。

    不知多少公子王孙一掷千金,只为求见云霜,更有数位富商愿意花费重金为云霜赎身,云霜全都不答应。

    我听人说,云霜爱上了一个进京赶考的秀才,可惜,一个穷酸秀才,哪有钱为风头最盛的花魁娘子赎身?

    花魁终归是要挂牌接客的。

    谁也阻止不了这个过程。

    云霜绝望之下,投湖自尽。

    这首诗是云霜最喜欢的诗词,生前时常诵念,市井传闻,谁能解开这首诗的含义,云霜就会保佑他高中。

    仕林兄,看你的穿着打扮,很明显出身富贵人家,你听说过云霜吗?当年的云霜比如今的李师师如何?”

    陈中原并非好色之徒,与其说是在谈论风月,不如说是“追星”。

    冯素贞笑道:“斯人已逝,何必要品评出高低上下?都是飘零儿女,能有一夕之安寝,就算是平生幸事。”

    说着,冯素贞掏出随身携带的墨盒和毛笔,在旁边的白粉墙壁上,效仿唐朝的文人墨客,写了一首七律。

    平湖霜影映寒天,寸寸青丝叹逝年。

    水上鸳鸯栖翡翠,云中忧佳誓山川。

    对月形单空相顾,风雨同襟永世连。

    指日山河铭此诺,愿为比翼不羡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