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五章 三门神通,分而习之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百七十五章 三门神通,分而习之 (第2/3页)

“金刚符”,还有凭空生火的“火光符”。

    攻守兼备,颇见用途。

    其余的,还有几样驱邪避煞的玩意儿。

    姜义看了看,自觉有大儿亲手打制的阴阳铜箍棍在手,寻常鬼魅,一棍子下去也就交代了,倒不必再多此一举,便搁下未学。

    拣了个清净午后,姜义在书房里铺开黄纸,慢条斯理地研着朱砂。

    那特有的清冽香气弥漫开来,倒让他因修炼法术而生的几分浮躁之气,渐渐沉了下去。

    执起狼毫,饱蘸朱砂,引一缕真气缓缓渡入笔端。

    这一笔下去,便与寻常写字截然不同了。

    须得心手合一,将符文的形、符法的意,都熔于一划一捺之间。

    稍有分神,真气一散,笔下符箓便即溃散,化作一滩废墨。

    头几日,自然废了不少黄纸。

    姜义却不恼,只当是重拾少年时练字的耐心。

    每日里画上个把时辰,反倒觉得颇有凝神静气之功。

    心神沉浸其中,窗外风声草动,似乎都隔着一层薄纱。

    待一道符箓功成,朱红符文间灵光一闪即逝,心中便会生出一股别样的安宁与圆满。

    至此,他才算有些明白。

    天师府那套“以符养神”的说法,确是有些门道。

    这日,书房静极,一笔朱砂在黄纸上缓缓游走。

    姜义心神俱寂,万念尽空,只将一身精气神,全数贯注在笔尖。

    忽听堂屋那头传来清脆童音,如黄莺出谷,笑吟吟地喊:

    “阿爷阿爷!我知道你那戏法是怎么变的啦!”

    笔尖一颤,将将画成一半的“金刚符”险些毁于一旦。

    好在他这些年静心的功夫不浅,手腕只微微一沉,笔走龙蛇,最后一划稳稳落下。

    符文上灵光一闪,方才功成。

    姜义这才不紧不慢地搁下笔,抬眼一瞧。

    只见扎着总角的小丫头蹦蹦跳跳闯进来,手里扬着一本不知从哪个角落翻出的旧书。

    小脸蛋喜滋滋的,仿佛真捡着了什么宝贝。

    其后还跟着个小尾巴,是比她大不了几岁的小叔叔姜钧。

    姜义眉目间漾开一丝笑意,伸手将小人儿抱了起来,顺手在她鼻尖轻轻一刮,笑道:

    “哦?真的假的?说来与太爷爷听听。”

    小丫头愈发得意,两只小手在那本霉气扑鼻的旧书里胡乱翻找。

    不多时,果真从书页夹层里,抖出一张泛黄纸页来。

    她献宝似地递到太爷爷眼前,小手指着上头几行蚂蚁般的蝇头小字,脆生生道:

    “喏!这里头就写着呢!”

    姜义只是淡淡一扫,面上含笑的从容,便倏地敛去了几分。

    纸页上头,清清楚楚两个字:

    壶天。

    他伸手接过那张薄薄旧纸,目光顺势往下。

    开篇数句法诀,竟与他先前修过的那门纳物小术颇有几分相通,

    可越往下看,越觉其中关窍玄微,较之自己所习,不啻百倍精妙。

    他心头微动,当即开口问道:

    “这书,是从哪儿寻来的?”

    一旁的姜钦忙上前,答得规规矩矩:

    “前些日子,小涵儿闹着要听故事,我便到爹爹留下的那堆旧书里翻了几本杂谈。谁料,就在这本里,夹出了这张纸。”

    怀里的小涵儿连连点头,模样活似只啄米的小鸡。

    姜义低头复又看那旧纸,眼底不觉闪过一丝精光。

    纸是旧的,字迹却透着股新鲜气。

    笔画歪歪扭扭,带着股刻意的生疏,仿佛不愿让人认出笔迹。

    其间又有几处涂抹改痕,分明是抄写之人对其中道理也未能参透,只是依样画葫芦,或是听了口传,一字一句地生硬誊来。

    他不动声色,将眼神自纸页挪开,落在了一旁的小孙儿姜钧身上。

    姜钧被这一眼盯得心头发虚,忙不迭扭开头去,装作看院子里几只盘旋的飞鸡,嘴里含混嘟囔:

    “……也不知是爹爹留下的,还是原本就夹在书里头……”

    姜义闻言,眼中那点光华缓缓敛去,终是没再多问。

    他只从小涵儿手里接过那本积了年头的旧书,随手一抖,尘灰飞扬间,指尖却翻得极快。

    不多时,伴着“啪嗒”两声轻响,又有两张纸自夹层里摇摇曳曳地飘落。

    姜义弯腰拾起,只瞧了一眼,心头便不觉微颤。

    其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