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箭三雕,镇族神鹰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箭三雕,镇族神鹰 (第2/3页)

心静意定的门槛。

    更叫他称意的,还是在神魂上的苗头。

    要知当年他们那位姑姑姜曦,天分也算拔尖。

    却也得等到十八九岁,受了西海大太子敖摩昂一场春风夜雨的机缘,方才勉强观想出了神魂,现出宝树之象。

    眼下这对小家伙,不过十六,神魂雏形便已隐隐可见。

    初时听说,姜义心中还疑。

    细问之下,才信了几分。

    姜钦观想出的,是一尊执弓的护法金刚,威武之余,眉宇间自有少年锐气。

    姜锦观想出的,却是一位持环的采药童女,身姿轻盈,神情里带着几分悲悯灵动。

    这两道神魂之象,竟与灵素祠中供奉的泥胎塑像,分毫不差。

    若说巧合,倒也未免太巧。

    后来闲暇时问过小儿姜亮,这才明白了几分。

    功德香火,本就是滋养神魂的无上灵药。

    二人的塑像日夜立在祠里,受村人香火供奉。

    那一缕缕看不见的愿力,便如细水长流,润泽在他们神魂里头。

    好处极大,省却数年苦熬,神魂之盛远超同侪。

    弊端却也在此。

    香火愿力,难免带上几分“民意”。

    神魂塑形之时,自然而然会向着信众心中的模样靠拢,而非任由本心驰骋。

    只不过于姜义而言,这却算不得什么缺憾。

    毕竟自幼问志,一个要做护疆卫民的武夫,一个愿作悬壶济世的良医。

    如今金刚与童女之象,正合他们年少时的心念。

    如此一来,倒也不必说甚么遗憾了,只剩下满当当的好处。

    打完收工,姜义随口夸了几句,又凝神端详片刻,终究还是把姜钦单独留了下来。

    待得那丫头蹦蹦跳跳回屋去,他这才将目光,落回到孙儿脸上。

    那眉眼间,竟与自家小儿有七分相似。

    院子静悄悄的,只余几声蝉鸣,在午后晒得发慵的日头里,叫得懒洋洋。

    姜义不绕弯子,只平平问了一句:

    “钦儿,你如今……可有甚么志向?将来想做什么营生?”

    姜钦脸上那点因得夸赞而起的得意,还未来得及散去,就被这突兀的问题怔在当场。

    他挠了挠头,有些茫然地望着阿爷。

    自小,家里人说的,不过是待他筋骨拳脚练扎实了,就送去洛阳与爹娘团聚。

    他心底原本想着,学二哥一般,入军伍闯荡,搏个前程。

    可后来,爹爹出了变故,娘亲又远赴老君山修行,说是替人治病,一去许久。

    这一来一回,许多事就耽搁下了。

    他便一直留在村里,平日练功之外,也只帮着大伯、小姑打理古今帮的些许事务。

    日子虽说忙碌,也算充实,却真没腾出工夫去想过甚么“将来”。

    姜义看着他这副模样,倒也不觉意外。

    只是伸手,轻轻拍了拍那已十分结实的肩膀,语气里带了几分沉重:

    “古今帮,如今看着颇有些气象。但终究只是你大伯年轻时兴起,建来耍乐的玩意儿。”

    “少年时,在里头与人一处练拳修行,倒也使得。”

    他略一顿,目光深了几分:

    “可对你而言,却称不上什么正经前途。”

    姜钦听着,只觉心头愈发茫然。

    下意识地点了点头,似懂非懂。

    姜义见状,也不揭破,只循循善诱道:

    “你且看你姑姑与姑丈。护持一方,济世安民,所行所为,不光为自家修行,日后更有功德道行相随。此,方是正道前途。”

    姜钦年纪尚轻,未能全明白其中深意。

    可他自小信重阿爷,又敬仰那修为高深的姑姑、姑丈,自然晓得此言分量。

    忙不迭点头,旋即又带着几分急切问道:

    “阿爷,那……要如何才能寻到这般真前途?”

    姜义缓缓点头,眼底浮起几分见璞玉终将成器的欣慰。

    “机会总会有的。”他说。

    “眼下虽早,却须勤勉修行,先打好根柢。莫等机缘临头,却无自家手段接得住。”

    少年听得郑重,点头如捣,脸上尚带几分稚气,却已有几分不容摇撼的坚色。

    姜义这才展颜,笑意回到眉眼间。先前的郑重也随着这一笑散去几分。

    他话锋一转,似随口问道:

    “这几日,可有依你爹的话去做?”

    自打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