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一章 亲眷如林,南海贺礼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百九十一章 亲眷如林,南海贺礼 (第2/3页)

眉宇微垂,话声低沉:

    “她后来又欲去龙宫宝库,寻几件储水的法宝,也被守将拦下,说没龙王手令,谁也不许擅动。”

    “敖玉心里也颇委屈。她说,那等东西,往日不过寻常小物,她年少时随手拎来玩耍的,如今却……”

    话到此处,便收住了。

    姜义心下却已是雪亮。

    若说先前只是隐隐揣度,此刻,最后一块石头落地。

    这场绵延千里的旱灾,果然并非天时有变,而是早早筹谋好的一场……劫数。

    见父亲脸色沉凝,姜亮低声又添了一句:

    “敖玉在信末说,若家中实在难捱,可去西海暂住些时日。只是除此之外,怕也帮不上什么了。”

    姜义闻言,只抬手摆了摆,示意自己心中自有数。

    他明白,这等牵扯天庭的大事,西海不过俯首听令。

    能递出这么一句话,已是仁至义尽。

    姜义不再纠结先前的事,只淡淡开口:

    “钦儿那边,可有着落?”

    一提及喜事,姜亮眉头的阴霾才松了几分:

    “那位准媳妇,伤势已大好。桂老择了黄道吉日,就在下月初三,成亲。”

    “嗯。”

    姜义轻轻颔首,应了一声,又道:

    “届时,你代我姜家出面便可。记得,别忘了捎上几壶好酒,送与那位敖三太子。”

    “孩儿明白。”

    姜亮拱手领命,见父亲再无吩咐,身形一晃,青烟般散去。

    池畔重归寂静。

    姜义独坐良久,方才缓缓抬头,看了眼夜空。

    目光沉重,似压着千钧。

    可终究,他只是淡淡一瞥,便又合上双眼。

    一呼,一吸。

    灵气如常,周而复始。

    指缝的流沙,案头的残香,日子就这般悄然漏了过去。

    天时愈发焦灼,山野干裂,唯独屋后那一线灵泉,仍旧是潺潺不绝,气定神闲。

    姜义心里虽宽了一些,却也忍不住泛起几分复杂滋味。

    这救命的水,自家怕是喝不完。

    可村头的井,一日浅似一日,怕是要见底了。

    转眼,已到初三。

    喜事在即,姜家虽未顾得上喜宴,柳秀莲却终究是个要强的,仍旧在院里张罗一桌丰盛。

    油亮的佳肴,香热的酒气,一大家子人围坐一处,说说笑笑,权当是替那对新人隔空贺喜。

    那点子喜气,倒真冲散了几分连日的愁云。

    吉时方过不久,姜亮的身影便在堂中凝成。

    亲子成婚,纵然如今已是神祇,面上也难掩几分喜色。

    他与众人依次见礼,旋即抬手一招,几件光华内敛的物什凭空现于案上,一瞧便知非凡品。

    “这是桂家那边的亲眷,托人送来的贺礼。”

    姜义闻言,神色微怔。

    当日老桂提起此事,他只当是场面话,并未放在心上。

    毕竟两家早已商定,不设席面,不邀亲朋。

    姜亮却不急入座,先冲着父亲躬身一礼,随后自袖中取出一卷绢帛,徐徐展开,赫然是一份礼单。

    他清了清嗓,对照着念道:

    “新媳妇的三伯公,贺礼是一对暖玉,能安神定魂。”

    说着,他拈出一只小木盒,启开,只见两块温润古玉静卧其间,触手微暖,灵息氤氲。

    “六伯公,送来三百年血参一株,滋养元气。”

    又一只玉匣展露,里头那株血色人参,形如婴儿,参须蜿蜒,隐有灵气鼓荡。

    这两样,虽也珍稀,却还在情理之中,算得上是体面厚重的见面礼。

    待到最后一项,姜亮语气也郑重了几分:

    “七姑婆所赠,是一套‘小聚灵阵’的阵旗。”

    此言一出,姜义手中茶碗微微一顿。

    姜亮取出的,是十二枚寸许长的玄铁小旗,丝帛为面,银线绣成繁复符文,幽光流转,暗暗呼吸天地之气。

    “此物虽名曰‘小’,却能聚拢方圆里许灵气,化为己用,对修行颇有益处。”

    姜义的目光在那套阵旗上停留良久,方才收回。

    暖玉、血参,不过寻常礼数。

    可这一套阵旗……便不是寻常鬼仙家眷,能随手取出的东西了。

    姜义缓缓点了点头。

    心底那点被老桂算计的不快,也在这一桌贺礼前,烟消云散。

    他方欲开口,堂中那缕姜亮的神魂却忽地一愣,旋即抱拳告罪:

    “爹娘稍待,孩儿去去便回。”

    话声未落,身影已然散尽,只余一桌子未散的喜气,还在案上氤氲。

    姜义倒也不恼,只将目光落回桌案。

    伸手取出两块暖玉,一枚递与大儿媳金秀儿,一枚则落在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