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5章 被拖住的武恒羽  维校的三好学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225章 被拖住的武恒羽 (第2/3页)

    现在他确定了,自己的对头其实是昊国的那位大将军。两人是宿命中的死敌。

    武恒羽看着帛书。此时爻都发生的事情,让他更多的前世记忆浮现在脑海内。

    武恒羽:“他似乎前世就这样给自己布局的。”

    武恒羽看着玉州方向,低语道:“这一世,你叫做赵诚?嗯,确实该叫这个,上一世一直是小觑了你。这一世,不能让你再布下十面埋伏了。”

    …商业影响了军事…

    5月14日,渤军避开了赵诚的壁垒带,正面一万五千兵进攻,侧面五千兵绕了个弯子到了预州侧后,三座城池被炮火全部轰炸开来,然后一战拿下。

    渤军南下后,轰破了预州的核心城池。

    宣冲留下的那一套正规化的炮兵攻城体系仍然在运作,这使得武恒羽兵团这些年不再是“蚁附”。

    火炮一下接着一下的砸在城头上,城墙上王旗早就摇曳的一片混乱,预州的守城兵丁们也都丢掉盔甲,因为在炮弹下,甲胄没什么用。

    曾经的东市军爬上了城墙后,分分钟就在城墙上插旗;然而这支军队很快就忙着为城中奴隶和婢女的分配进行讨论。

    这几年,武恒羽麾下部队“山头主义”非常严重;每一个军将由于背后的关系商户不同,所以一些利益分配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了。

    东市军缺乏宣冲这个能够快速明断、裁决战利品分配的机制。使得这支部队并不能打下一地后,迅速攻击另一地,军中必须要内部好好地筹算一番后,才能进攻。

    故,武恒羽拿下预州后,进一步战略迂回绕过河洛壁垒攻击赵诚腹地的谋划,在时间上是完成不了的。

    …宗教和政治…

    武恒羽的渤军在浱昊决战时,并没有挥师东进配合宣冲,一定程度上也是和宗门相关。

    毕竟这天下大势相争中,有一些门派压赵诚,而另一些派系则是把筹码压在了武恒羽身上。例如慈心宗这些势力下山的外门弟子,都在东市军中。

    至于为什么这些宗门,在天下二武中只愿意扶持武恒羽?

    冠冕堂皇的说法,是天下五大正宗,早已经将甘愿和南夷媾和的武源常加入黑名单了。慈心宗等北方道门为了和正道们同气连枝,于是乎也丢弃了宣冲。

    但这实际上是说不通。因为按照这个道理,武源常和诸多宗门翻脸的原因是“武撼峦弄邪”。慈心宗的道门弟子们真的要同气连枝的话,也应舍了武恒羽。

    真正原因是:宣冲在和天下道门的作对过程中,选择了绝道门根基。

    宣冲在治下大建“量天阁”的大学堂,在道门眼里是大兴旁门;而旁门兴盛则并不是误人子弟这么简单,旁门左道的器械,将人间道大规模扩展到各个灵山大川。

    当木牛流马,机关鸟都在过去仙道的地盘上进入,这就使得人间道煞也浸染各地灵脉。

    灵不与煞争。当灵气混入煞气,很多道门正宗的法术变得生涩;而入门新弟子引气入体的难度也更难了,以至于不少弟子被邪月的妖魔引导,急功近利走上邪道。

    更别提宣冲当年一句“为了天下苍生,请诸位仙家请先”。

    作为气运之主的宣冲,“口无遮拦”的话是相当有威力的;各大宗门现在被邪月的引力盯上了。

    五大宗门集体入世这件事,在宗门二代弟子眼里,现都和宣冲相关;过往天下大乱,各大宗门事不关己,直接关闭山门然后等待前来避世的门阀弟子投效即可。但现在——所以他们现在才要积极的出来争夺气运,才有这场涉及整个天下仙宗的大劫。

    随着浱州“量天阁”大学堂中,打造出更大更新的观测天地设备,将草还丹等诸多南疆资源加工成“奇特调养品”,打造出截断山河的大坝模型。

    仙家正宗派出的外门弟子就如“江湖郎中”在招摇撞骗,而甚至不少外门弟子干脆考入了量天阁。外门弟子:这不是改换门庭,是深入敌后。

    当年阐和截也是这样相互“道争”的。两派的三代弟子在“道争”中,为了寻求大道机缘切换阵营。当然,最终叛截入阐的都幸存下来,至于叛阐入截的都没有好下场。

    也就是说宗门眼里,大劫的真正起因是在宣冲这里,宣冲要“兴旁门”就要“绝正宗”。

    或许在宣冲败落后,只身退回南疆,慈心宗会派弟子来了却当年善果,当然亦可能是借助宣冲残存的气运(号召力)来为宗门谋划。

    …道争之下,就没有任何情谊…

    就在武恒羽拿下预州城时,他背后的宗门势力也在行动。

    这也是宣冲当年留下的体制,即北边军队必须要有随军道士来到乡间,寻找山上合适之地修建道观,救济童子,开办药堂。这些北方宗门外门弟子们,多多少少都有些旁门!当然他们收到内门节制,目前不敢在“辰昊之争”中站队。

    随着预州北部三个城池被拿下后,耀光山上,一位修为只有练气期,自称罗道人的修士与诸多红尘中的同道,讨论现在山河风水中运势走向,

    随着这位自称罗道人的外门弟子启动山河验算后,山河之力在运转,此地发生了低频的地震,天地中仿佛是在地鸣,这股地鸣如同大地低语。

    各大宗门修为通玄的大修士,以天空星辰进行爻算,算的是“天命”。

    红尘入世的弟子以人道挂在地势上,算的是“杀劫”走向。

    不能以大修士修为高,就鄙夷这些外门弟子的爻算,因为双方的视角不同。

    那些掌教们计算天命,就宛如是在岸边数鱼;所计算的天命,就仿佛俯视水中鱼群有多少。固然是一眼俯视水面,但是水下暗流走向无法知晓,因为他们不愿意沾水。

    而现在这些入世的弟子,虽然修为低,如同一尾小鱼,但是正处于红尘中,相当于鱼儿在水里,恰恰是能够感觉到杀劫暗流。

    只不过,作为“小鱼”能感觉到暗流,却无法了解暗流的源头。

    罗道人在计算中看到,此地百姓头顶上“血光之灾”非常浓厚,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于武恒羽。而其余三成是来自于天下各方。至于剩余的则是本地之间“相互杀伐”。

    他凝视着罗盘叹了一口气,以他这样道行的散修理解中:天下杀劫短时间内解决不了。

    武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