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金蝉脱壳 (第2/3页)
“多环节加速跑”!
多环节分别是,一:发现敌人军事情报;二:处理情报;三:做出决策;四:执行;五:分析敌人针对自己快速执行的反馈。然后再度进入一。
武锐等士官经过多次战术推演确定,只要自己的这一系列流程要比对面快,那么兵团总能先一步,用最少的成本优先行动,迫使对面用更高成本来被动应对。
这样就通过一连串军事决策,让对面军事资源在对抗中,在短期内分散到大量“需要部防”的空间中。造成“处处皆备,处处皆寡”的效果。
也就是说,现在赵诚分出来两个一万人的部队,其“应对情况还是按照武锐在面前,存有大量精锐进攻集团”准备;至于武锐留下一千部队牵制,其余大部队转移的情报,赵诚分出来的两只军队是没法获取这个情报,交给赵诚这个中枢来处理的。
赵诚再神机妙算,他没有足够的情报,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武锐这几年来,在一系列军事演习中,就是带着团队在这方面卷。如同考试努力拿满分一样,让这个环越转越快。
在现在的帛图上,宣冲根据红色兵团模块总能先一步逼迫赵诚做出反应,然后留下少量兵力作为“残影”糊弄赵诚的反应来看,武锐的这种战法是成功了。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没有打开战争迷雾的赵诚是迷茫的,他把一万兵团分布到两侧没有防住,后侧又出现大兵团的迹象。
结果就是在赵诚决策地图上,看到武锐那只有三万的兵马重重迭迭在各个方向上出现。真的要按照传统的兵力计算,武锐这是十几万人围上来了,但这压根就不可能。
7月1号,赵诚在在武锐的高机动运动第二天后,已经发现局势不妙。武锐的兵马仗着后面粮草供应充沛,一直是在机动。
赵诚斥候总能发现各个方向都有大兵团在集结。而他部署的防御方向上的那些下属们,也都始终叙述自己正在遭遇浱军进攻。
旁白:由于赵诚派出的防御部队被动构建壁垒阵地;这导致了斥候也同步被压缩了对外探索的空间,简而言之,赵诚在对外情报回传上落后了。
赵诚看着他这儿部署的地图后,思索道:“留在原地死路一条,必须走出去!
众人顺着赵诚目光一看,懵了,这是要退入棘州?赵诚道:“既然对面不取棘州,那就我们来取。”
立刻有幕僚道:“我们这一走的话。那么北面——(所有人担忧宣冲会顺势北上把河洛给占了)
赵诚突然大胆起来,缓缓道:”他,并没有取天下的意愿。“
赵诚冥冥中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哪怕自己死了,自己身边这些人朝着宣冲投降,宣冲可能都是丑拒!赵诚心里默默念叨着一句话:“武小雀的心眼特别小,凡是看不起的人,就丝毫不愿意沾。”
这不他凝视着远处树梢上一个雀儿,正在用爪子梳理羽毛,那羽毛非常明亮,鸟喙非常细心的将所有杂尘都挑了出来。
赵诚恍然之间仿佛有了对武飞气质的了解,这是一个看起来通情达理,但是确实非常骄傲的人,在认准道理后,哪怕与天下儒生相悖,也要在道途上一步一步先证再论。
赵诚身旁谋士还想劝说赵诚留一部分兵力保河洛,赵诚缓缓道:“武源常其人为人极为专一,现在这一战,我不死,他不会节外生枝的。“
谋士:“大人我们什么时候?”
赵诚:“立即、马上!不要和吴浪,李封透露任何消息。(这两人是赵诚让其领兵到左右两侧防御的兵马。)”
谋士顿了顿,猛然明白赵诚这是要金蝉脱壳,将这两部人马留在原地。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7月1日晚上,武锐在得到消息的时候,赵诚的五万人马已经急速朝着东南运动了。
他在地图上看到这样变化后有些懵逼,立刻请示宣冲。
“白玉镜”进行了信息传达后。
宣冲看了一下情况,站在沙盘边,缓缓道:“你觉得他进军的路线是什么情况?”
在襄州大军中的武锐:“从兵法来看,他绕不过阔天岭,所以可能是~”
宣冲:“大胆说。”
武锐:“可能是从北斜径入棘州,但是——”(北斜径是棘州方面说法,指的是棘州西北方向上一条通往郴州的路径)
宣冲望着这个学生,鼓励道:“太匪夷所思了,所以不敢做决定对吧。”
的确按照现在正常思路来说,赵诚不去与浱国拼命反而进攻棘州实在是有些跳脱。但是赵诚这边就是这样跳脱,他的兵法中,有时候就是为了“轻取”而准备的。
对峙这么多年,宣冲也逐渐有了对赵诚的印象,所以这么多年战略防御做得和铜墙铁壁一样,让他无法轻取自己,只能取天下其他地方;至于现在他奈何不了自己后,搂草打兔子,也是有可能。
宣冲对武锐:“如果他就是去棘州,你准备怎么办?追,还是歼灭。”
武锐咬了咬牙,最后作出决定:“迅速歼灭留守的这两部;然后兵团收缩着手下一阶段战役。(下一阶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