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章 时代碰撞  维校的三好学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24章 时代碰撞 (第3/3页)

空波纹,以三米速度扩散,很快扩展到了整艘水晶宫号潜艇上。

    这一粒“液滴”,凝聚着水晶宫号深海潜艇刚刚出厂时的一切状态。

    而徐希派遣那四十个工人,主要任务就是,将舰船内部所有数据和日志全部拷贝。

    因为一旦滴入“液滴”后,里面一切都会恢复出厂设置了。

    这玩意是幻想时空中,未来一万年后,修复太空战舰的超级科技。

    现在是虎部的天阶能力者和麟主的混合超能体系。

    从海里面浪回来的徐希洗了一个松骨头的澡后,打开了通讯系统询问秦天依,最近有没有什么乐子。

    徐希听到最新讯息,诧异:“啥?他真的去考科举了?”

    秦天依:“是的,真的花费了一年多时间,静坐学习呢。按照测考,能考上秀才。”

    徐希愣了数秒后,赞叹道:厉害,厉害,这种应试教育都做得下来。不愧是22世纪之前的人。

    旁白:24世纪不搞应试教育,是因为不少少年都是在深海基地中出生长大的!在这个环境下,成绩次要,心理健康才是主要。

    要知道在封闭环境下,本来就压抑,这时候再因为要学习,把十几岁精力最旺盛阶段的孩子,封锁在一个课堂上,这是要出事的。

    所以徐希那一代人,都不是应试教育,而是二十五人为一组的团队竞赛式学习。

    至于独自一人死记硬背的情况。已经被徐希时代认为是“酷刑”式的学习。

    但是当时的人们也不得不承认,当少年个体苦禅式的应试教育缺失后,导致了二十四世纪的科技推进速度相较于几个世纪前是明显慢一大截。

    所以到了二十五世纪末期,大河文明和地中海文明相互签订了“终核条约”,让地表安全性得到保证。

    两大文明审视了一下22世纪和24世纪两个时代教育的优劣后,恢复了应试教育。

    当然大河文明不提“应试教育”这个词,因为所有参加这类考试教育的少年,都叫做“少年先锋队”。

    利用在地球表面生长发育到十岁后,生理和心理上强大的稳定性,硬熬应试教育。

    然而这部分二十五世纪应试参与者们,溃逃概率是三成。

    强行关锁这些溃逃的少年学子?没有用的。这些少年会自残,会嚎叫,会装神经病,会在交流中相互霸凌欺辱。

    也就是说,在二十五世纪,很多人怀疑几个世纪前这种违背“人类少年天性”的教育模式到底是怎么全民化的推出去的。

    按照二十五世纪的标准,二十二世纪之前那是全民精锐化,但弊端之大,使得文明无法承受,最终被强行叫停,且一停就是两个世纪。

    即使是几个世纪后,大河文明的后辈们拥有更先进的培养体系,对第一红朝“全民精英式教育”却时常有追忆。

    因为那个时代,诞生出了被后人认为是“纯碳基人类工程师团队”的巅峰!

    他们在第一红朝中期强势崛起,证明了人类在没有智芯辅助交流,芯片记忆的时代,一个文明集团在被先发势力科技封锁的情况下,在技术体系的追赶超越上能做到何等程度!

    尼采超人学说所构想的“超人”假设,几乎全部被第一红朝挨个挨个的用一代代人测出来极限,先有人类之躯比肩神祇,再有人类之志,问天测道。最后是(不过审)

    …狂飙猛进之后…

    徐希思索一番出主意道:你搞清楚他的“课外兴趣”是啥了嘛?

    徐希的课外活动是“运动场”,这个运动场会涵盖多个位面的教练,这些教练都是他从其他位面带来的角色。

    而这些“教练们”,是可以化为“老爷爷”,直接出现在他在位面选定的某个人身上,然后老爷爷会带着这个人进入运动场,然后锻炼。

    但是投放“教练”是需要消耗学分的,现在徐希的学分目前只够投放两个老爷爷,要用在关键的人身上。

    因为老爷爷不单单是教导某个人如何发挥属性点个体战力,还能引导他做出战略选择。徐希现在给出的“运动场”名额,是用在南洋某个地方起义者的身上。至于另一个名额,他保存着,暂时没用。

    而秦天依的“课外兴趣”则是乐谱,“乐谱”是为一个团队而奏响,这个团队的每个人,在平时或许有各种各样的性格缺点,但是一旦“乐谱”奏响后,则会集体以同一价值观为最高。

    秦天依现在只有一个“奏响名额”,徐希让她为宣冲的团队奏鸣。然而秦天依显然舍不得。

    至于宣冲的课外兴趣是啥?

    秦天依摇了摇头表示不清楚,徐希:“你啊,到底探到了什么?”

    徐希是知道,谢明的“课外兴趣”是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手机。上面有一系列功能APP,这种玩意功能十分强悍。话说,维校给越早生源们的“课外兴趣”加持越强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