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东图的出路 (第2/3页)
。”
王举人微微一愣,仔细询问后,得知刘浩行在西边有趣的作战履历,赞叹道:“原来是文武双全。”
宣冲连忙推辞,继续问这个问题。
王举人则是叹了一口气:“世兄,这铁甲战车固然威风凛凛,但是并不像过去的铁蹄战马可以千里奔袭,沿途的道路,桥梁都会限制。”
宣冲明白了,是内陆糟糕的基建限制了二十吨以上战车的发展。当即把自己脑海中,圆脑袋五对轮的草图给删掉了。
不过宣冲还问道:“海军那边难道不需要吗?”
王举人:“海军那儿有自己的战车工厂,他们造的都是“船型战车”。”
宣冲暂时不理解什么叫做船型战车,因为南方海战自己也见过,没见到这个装备啊。
王举人听闻后呵呵一笑,说到:“你这番年龄见识算是广的了,水师的战车嘛,都部署在更南。”
说罢翻找了一下柜子,在厚重故纸中,翻出了一张明显是他手绘的草图,上面是一个方方正正的战车,但宣冲看一下下面比例尺,好家伙十五米长六米宽,这到底是战车还是快艇?
王举人:“看出来了吧,这东西与其说是战车倒不如说是水陆并用艨艟。这些都部署在南洋一线,在这次东渚岛之战中据说是应用到了。我看这玩意离开海水五六公里就得歇菜了。最多冲一冲岸防阵地,整个械动结构复杂,全重八百石(近乎一百吨)故障率极高。”
王举人打包票声称,东南方面造的新车不行,未来没市场。
宣冲在听到这时,心里忍不住吐槽“难说”——因为这装备,宣冲一眼就看出是麟组从“平行时空”拿出来的设计。
05两栖步战,现实版本“海啸坦克”,随着东南叛乱省被收复后,该装备用武之处少的多了,大规模出口给红海,地中海,波罗地海等区域。直接促成地中海地区各个势力不得不和防御游牧民族一样,把海岸线长城化。
这边,宣冲和王举人的对话很快到达关键节点。
宣冲:“敢问我家乡要援建一个重型机械厂,需要多少钱?‘
王举人思索道:”如果您是在东图港口来料购买零件组装,二十万银元即可;但是若是要完成轴承和齿轮生产则是百万。而您要搞定合金材料配方,这个最少五百万。“
宣冲对这个价格有所准备,没有第一时间答应,而是:“相关事宜,我会和家里商量,三日之内,给世兄答复。”
王举人拱手:”那就静候佳音了。“
…秋日风虽冷,今朝好得意…
宣冲已经做好准备,自家得自产卡车。因为长远来看,搞定卡车,配套就会搞定炼油,进一步就和本地石油的业务对接上。
至于短期,一定要建立内燃机车辆生产工厂,哪怕一开始只是来料组装。零部件堆满仓库,就暂时不用担心外部断绝。并且“组装”会产生熟练工人。买永远不如造,因为买来一辆,坏了一辆那是真的坏了,而造哪怕是组装造,坏了一辆大概率是能够修好的。
宣冲已经看出北方战争要长期化了,所以要将老家那一线工业化起来。就类似于前世曰本抓住50年的机会成为对抗的桥头堡的道理一样。
且不说现汉未来的走向,会不会让整个北极圈都打成一片。单单看《悍卒》的这一部中,自己将其中事物都勾出来的情况。
宣冲暗自猜测,自己在现汉世界的旅途结束后,回归校园,自己这一切的穿越经历会不会也形成一部?
当自己穿越到下一个世界的时候,自己能不能在现汉所在“”中,对着描述工业厂房的段落随笔一勾,直接召唤出来呢?
所以此时推进东图工业化这段“剧情线”,自己一定是要认真参与。所以宣冲也不在乎欧克那边有没有可能遇强则强,为了老家的再繁荣,宣冲准备和其互相“waaagh!”到底。
宣冲视角中,东图岛有不下于东京湾的工业发展潜力,首先,南方区域都可以修建码头,西北海岸线和黑虬江的入海口几乎是贴贴的,至于北方是“北海(在英文上与南海一样都是带china的)”有着发达渔业。
一个超级工业制造聚合区域,要符合三个条件。
第一是靠海,第二附近要有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