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4章 求人办事  维校的三好学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54章 求人办事 (第3/3页)

开文具盒后,看到了一个折迭屏幕,宣冲连忙左右看了看,是不是自己拿错东西?

    而这边文具盒打开后,宣冲见到屏幕上出现一张“尴尬的大脸”。这种尴尬是平时不上门的人,突然有事找来,不知道该如何开口的“原子人”困境。

    宣冲:“你是?”

    谢明:“你好,我是2040届的学生。”——他一开口,就让宣冲听到了一口带着单位办事处式生硬感的正宗口音。

    作为大爷的宣冲,啧啧看着他。三分钟后,宣冲开玩笑道:“兄嘚,你光说不得劲,吹一瓶,噻。”

    看到对面这个沉默,宣冲摆了摆手:“得嘞,我开玩笑的,咱们谈谈怎么合作吧。”

    …这一年,新芽初开,嫩叶初展无枯斑…

    汉历2110年年初,宣冲与南方的徐希达成了“轴心同盟”,即东图的南港城和珠广城形成南北轴线。在该协议内容是用技术换取能源。

    同时期,宣冲和远在北美的谢明达成了“北太平洋商约”,简称“北约”。这个名字默念出来的时候,宣冲和谢明相互之间都憋着。这个商约是从北极航线一路向南航行,建立起机械矿业换农业的模式。

    话说谢明为了推销矿产,为了让宣冲有支付体系,于是乎给宣冲来了一个“建议”。

    宣冲:“养鱼?”

    谢明:“当然可以了,2090年的鄂霍茨克海,也就是这里北海,已经是人类在近海最大规模的养殖基础围田区域。你不知道吗?“

    宣冲思索了一下,主要是思索2090年自己是否还在世。自己没有印象,貌似是没有活到那个时候,也可能活到那个时候,已经老年痴呆了。

    宣冲:“能成么?”

    谢明:“能成。”

    宣冲:“你唱国歌发誓。”

    谢明:“xxx旗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

    宣冲好像有点不对,但是抬头道:“看在老乡份上,我信你。”

    …来自同学的指导…

    于是乎,宣冲从现汉方面版图局中翻出了北方测绘处的地理资料图,北海大陆架宽度四百千米,百分之四十以上是浅海区域。然后根据谢明同学提供的资料,开始建造北海养殖体系。

    养殖其实并没有多少难度,就是在浅海地区用水泥制造一个个环形人工岛礁,然后在人造岛礁上倾倒混杂铁、磷诸多元素的农业废弃物就行了。

    黑虬江出海口的庙街,商船经年顺流而下,将一批批秸秆运到出海口,挂上浮铁桶后,由渔船拖到北方,拖到大陆架上挑选好的人工岛礁上。

    在几个月后,这些加了铁粉的农业废弃物堆积的环状岛礁外,出现了贝类以及浮游生物!这个密度如果放在水流不畅的浅海会引起藻华,但在距离海岸线五十公里外的区域,这些浮游生物会随着洋流波动很快飘到深海中,从而吸引大量鱼群。。

    鱼群密度吸引了海豹、鲸鱼等生物。

    汉历2110年初,当宣冲确定自家北部渔场大爆发后,愣了愣,不由道:这种“海上粗放放牧”就这么容易?

    太平洋另一边打着微信电话的谢明:对于我们来说,技术上不难,难的是地缘;对于北方的原住民来说,难点则在于文化。——毛子就连西伯利亚草原都拾掇不好,只会用化肥和农药大力出奇迹,不进行农业生态细致化统计,最后搞出黑风暴。他们的远东地区基本上就是逗留在那儿不动弹,属于是摆烂了。

    谢明点拨宣冲:你老家有三百万人口,算是有史以来在北方维系最大人口规模的农耕文化族群。在海边做好季节性“渔运”组织工作,让五万到十万人轮替去海上值岗。这就是“北华海”养鱼的本钱。

    宣冲这里有点脸红,因为自己老家这里的农业也日益开始粗狂化。——当然现在北海区域出现了这样的“播种喂养”模式后,农耕文化会进一步发展,各家各户会针对鱼类和浮游生物的爆发周期,努力研究天文历法。

    而一个地区因为生产而对天文历法琢磨得越来越细致,就是符合“天人相合”的正确做法。

    谢明集团预订了大量鱼苗,然后给予了机械贷款。自此宣冲内部工业生产中“造”“买”“租”的纷争时代——也就此结束。

    当一个地区农业基础不足,那就只能“买”“租”,例如现在大食地区,一直都是二道贩子,哪怕他有矿,他也要寻求租。因为开矿是“技术”集中型,只要动荡起来是很容易被外部夺取。

    而农业则是铁打的“本地人口才能经营”的产业链,营收只有“多寡”绝对不会被外人所夺。并且农业发展会产生大量守时守序的人口,这是工业化前置。

    宣冲:有着本地农业产值做底牌,自然有魄力进行“造”和“自主研究”的产业选择,不必像棒子那样那样任由拿捏的窘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