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文武 (第1/3页)
宣冲面见了贺存照,并没有曹操的赤脚相迎,也没有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恳,宣冲不喜欢搞这玩意。
只是让东图的招待所给贺存照安排一个安静的房间。但在其他方面为他进行了调整。
随着贺存照抵达东图,宣冲临时变更了一场公务官吏考试的时间。
变更后的考试有五百人参与。一切按照流程来,不搞特殊化。考试主题是东图目前八个新经济区选拔招收公务员。
这种官吏选拔中包含了区域地理,以及海港吞吐量、人口、本地物产等诸多信息。应试者来面试,必须对该地区的风土人情进行一定调查后才算面试成功。
至于“考察”,宣冲是自掏腰包安排考察报销;这半年来,相关游轮及铁路货运,均对秀才功名者免费。
如果真的是有心来做事的话,那么绝对会在各地做功课了。所以单纯想要来碰运气升官发财,借助东图这块地当踏脚石,走别的地方门路的人,会在这场考核中被刷下来。
贺存照通过了两场答卷筛选,第一场他完美的阐述了东图现在的发展优势,并且对摇光港这座新城市未来链接龙州方面的新航线进行了预测。
这个预测与宣冲计划经济团队的计算数据是大差不差的。
在第二场考试中,在获取了多个机密级别经济数据后,他直接预测出了现在发展中难点,即北边的部分矿场人力不足,并且在春、冬出现季节性运输困难。
能考第二场,宣冲就已经将其视作自己人了。因为第二场考试中泄露了东图不少核心经济数据,宣冲目前还在和其他地区就劳动力引入,以及设备购买进行商讨。这些考核数据如果落在别人手里,东图在谈判中会落入他人手里。
但对愿意参加二场的士子瞒着这些数据,那就是东道主没有诚意,摸不到东图的底,这些士子第三场就不会参加了。所以第一场考核选德考试非常重要,选完德后,第二场才是选材
贺存照又一次完美交卷。
宣冲进行了最后一场面试,而这一场中,不是在考核才能,而是在询问家庭和未来资产配置。
这场面试属于拉家常,贺存照在被询问是否在本土“置产置业”之后,望着宣冲,表情了然。他交代了家中的那两间老屋子,以及较为亲近的堂兄亲戚。自此,双方确定了用人关系。
两日后,东图派人来到冀州的村子中,花费了市价的数十倍,大约五千银元,将贺存照的老宅给买走了,而后贴着封条封存,随后将其堂兄和族中三十口人丁全部接到东图,对其中成年男子进行了考核,进行了相应工作安排。
…这种君臣之道是传统文化…
宣冲前世面试,往往是老板在求职者面前装逼,考察入职者的服从性。
在现汉社会如果在读书人面前这样做,读书人会翻白眼认为你德不配位,你的事业未来必败。
在现汉内,那种测试服从性的面试,不能说没有,例如隔壁东瀛这个番邦区域内学诸夏学的不全,国体内还存在着大量家主和家臣附属关系,所以面试依旧是讲究“服从性”。
在现汉内,招纳有功名的入职者,面试就是双方确认“是不是双向奔赴”。
宣冲在选择贺存照,贺存照也在确定宣冲,是否是值得自己倾出才能的“主”。而要尽快对有能力的“臣”建立“君”之道。
现汉内对“君臣关系初期相处”,就如同前世“所谓恋爱教材”一样,有着大量标准公式。
前世所谓恋爱语录“爱她就给她买xx”,现在收拢臣子,也就要花钱,花心思
显然宣冲交出了完美答卷,为了留下他,如同采药人在山里面挖老山参,先小心翼翼的系上个红绳,防止他跑了,然后顺着他的根系,把其在土里面根系全部清理出来,再进行移栽。
口胡,贺存照只要考虑一心效力就行了,而宣冲要考虑的就很多了。
第一是防止他被家事拖累,他在东图被重用,如果不把他的家人一次性安排好,那么他发迹后会有十倍百倍的亲戚好友突然冒出来,求他办事的人一定很多,届时他会很烦,影响工作。
与其让他到时候付出几十倍工作之外的脑筋,倒不如一次性打包把他现在最近的几个人给安排妥当。
第二:就是防止贺存照水土不服。能干事的人必然是会要触动一些人的利益,人很难没有污点,即使当下没有,在一些有心人安排下会制造污点。亲朋好友都是突破点。前世中宣冲记忆中,仅仅是单纯的思想教育,那是标准的法家治国。但是在现汉,儒家体系意识没有中断发展,用人就得考虑“人之常情”,对其不好的部分防微杜渐。
至于第三,牵涉燕都方面学阀。第四:王举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