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廉颇未老 (第2/3页)
旅部大楼前等候,何雨焱肩上的少校军衔熠熠生辉,见到大哥,他挺直胸膛敬了个礼,眼神中既有见到大哥的亲切,也有一丝即将接受检阅的紧张。
“柱子哥。”
“大哥。”
伍万里和何雨焱先后开口。
伍千里上前用力拍了拍何雨柱的肩膀:“老伙计,可把你盼来了。走,直接去训练场,‘利刃’小队正在做适应性训练。”
一行人来到综合战术训练场。
场地上,七八个穿着作训服、脸上涂着油彩的士兵正在交替掩护,进行小组突击演练。
动作迅猛,配合默契,枪口指向和移动路线都透着精锐的气息。
伍千里对旁边一名脸色冷峻、眼神如鹰的中尉说道:“陈峰,集合队伍。”
“是!”中尉陈峰,正是“利刃”小队的队长,他一声短促的哨音,场上正在训练的士兵们立刻停止动作,迅速收拢,在他面前列队站好,整个过程不到十秒。队员们个个气息平稳,目光锐利地看向伍千里和何雨柱等人,带着精锐部队特有的傲气。
伍千里站在队伍前,朗声道:“讲一下!这位是何雨柱同志,是你们的老连长,也是咱们很多训练科目的奠基人之一。今天特意请他来,给你们做临行前的指导。都给我打起精神来,好好听,好好学!”
队员们的目光齐刷刷聚焦在何雨柱身上。
见他穿着普通的夹克,身形虽挺拔,但年纪显然不小了,脸上带着风霜痕迹,看起来更像是个退休老干部,不少人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怀疑。
让他们这些全军选拔出来的尖子,听一个老头子指导?
何雨柱将众人的神色尽收眼底,也不点破。
他缓缓走到队伍前面,目光平静地扫过每一张年轻而桀骜的脸。
“猎人学校,我听说过。”何雨柱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极限体能、敌后生存、残酷审讯。他们那套,说白了,就是把人的生理和心理逼到绝境,看看你们是崩断,还是能淬炼成钢。”
他顿了顿,指着旁边训练场上的四百米障碍场:“那玩意儿,你们最快纪录多少?”
陈峰跨前一步,大声回答:“报告!一分三十秒!”
这个成绩,在全军都属于顶尖水平。
何雨柱点点头,没做评价,反而问了一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如果是在小腿骨裂,敌人追捕,并且需要在指定时间内抵达汇合点的情况下,你们怎么过这个障碍场?”
队员们愣了一下,有人下意识地想回答“坚持”、“克服”,但看着何雨柱那平静无波的眼神,又把话咽了回去。
这显然不是要听口号。
何雨柱不再追问,转身走向障碍场起点,对伍千里说:“老伍,记个时。”
伍千里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何雨柱的意图,连忙道:“老何,你可不年轻了,你要是在我这上了碰了的,弟妹还不得跟我拼命?”
何雨柱没有回答而是看向何雨焱,何雨焱已经掏出了秒表,脸上带着期待。
“老何,你不是开玩笑?”伍千里道。
“开什么玩笑,帮我找套作训服,再给我找双鞋。”何雨柱脱下外套,开始活动手脚关节,发出轻微的咔哒声。
“那好吧,你可要悠着点,你要真出点啥事,我可兜不住。”伍千里又问了一遍。
“行了,我身体什么样我清楚。”何雨柱道。
伍千里事宜给何雨柱准备衣服和鞋,等何雨柱换好后,就那么随意地站在起点线后。
“准备,开始,哔.”何雨焱低喝一声,吹响哨子,何雨柱身形骤然启动!
没有年轻队员那种爆炸性的起步速度,但他的动作异常协调流畅,仿佛每一步都计算好了落点。
高低墙,他不是翻过去,而是借助冲势和手臂力量一按一撑,身体如同没有重量般滑过;云梯,他手脚并用,节奏稳定得可怕,没有丝毫晃动;独木桥,他如履平地,速度不减
他的动作看不出丝毫的炫技,只有一种历经千锤百炼后融入骨髓的效率。
每一个动作都恰到好处,没有一丝多余的力量浪费,仿佛面对的不是冰冷的障碍,而是早已熟悉的老朋友。
伍千里紧紧盯着场地,何雨焱也是一样,可何雨焱身边的副大队长则看着秒表上跳动的数字,眼神越来越震惊。
当何雨柱越过终点线,气息微喘,但面色如常时,何雨焱按下了停止键。
他看着秒表上的数字,喉结滚动了一下,有些难以置信地报出:“一,一分二十八秒。”
场地内外一片寂静。
“利刃”小队的队员们脸上的傲气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惊愕和难以置信。
这个看起来跟他们爷爷差不多岁数的男人,竟然在他们最引以为傲的项目上,轻松打破了他们的纪录!
而且看他那气定神闲的样子,似乎还未尽全力。
何雨柱走回队伍前,气息已经平复,他看着队员们,淡淡道:“不是教你们怎么跑得更快。是想告诉你们,到了极限环境下,拼的不是爆发力,而是如何用最少的消耗,最稳定的心态,去完成必须完成的任务。骨头裂了,就想办法减少那条腿的发力,利用地形和手臂力量。脑子里不能只有‘冲过去’三个字,要有路线,有方法,有对自身状态的绝对掌控。”
他走到一个身材格外魁梧的队员面前,突然出手,手指如电,在其肋下某处轻轻一按。
那队员闷哼一声,半边身子瞬间一麻,差点跪倒在地,脸上满是骇然。
“格斗,在那种地方,目的不是摆姿势。”何雨柱收回手,平静地说,“是以最快速度让敌人失去反抗能力。人体有很多脆弱点,不需要多大的力量,关键在于认准,和速度。”
他又看向另一个队员背着的步枪:“你们的枪法,打固定靶、移动靶,我相信都是优等。但在体力耗尽、视线模糊、手抖得握不住枪的时候,怎么保证首发命中?靠的不是瞄准镜,是这里。”他指了指自己的心口,“是千百万次练习形成的肌肉记忆,是在任何状态下都能保持击发稳定的呼吸控制。”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何雨柱没有进行任何复杂的理论讲解,就是在训练场上,针对队员们演练中的具体动作,进行极其细微的调整和点拨。
关于如何在极度疲惫下保持警觉,如何利用自然环境伪装和潜行,如何在被俘后应对审讯保护关键信息。
他说的不多,但每一句都直指核心,是真正在生死边缘总结出的经验,听得队员们如痴如醉,之前的轻视早已荡然无存,眼神里充满了敬畏和求知欲。
指导结束,何雨柱重新穿上外套。
陈峰带着全体“利刃”队员,挺直胸膛,向他敬了一个最标准的军礼。
“谢谢首长指导!”吼声震天,带着发自内心的敬重。
何雨柱回了个礼,对伍千里和何雨焱说道:“都是好苗子,底子打得很扎实。到了那边,稳住心神,记住你们代表的是什么。活着回来,把本事学回来。”
何雨柱在特战大队待了三天才在队员不舍中离开,离开特战旅的路上,伍千里感慨地叹了口气:“柱子,你这身本事,真是宝刀未老啊,好像还进步了,你自己偷偷去练了?”
“练什么练,我现在就打打拳。”
伍千里一副不信的样子,何雨柱失笑道:“要不你退下来,跟我回四九城,就知道我每天都干嘛了。”
“诶,快了,今年年底我就退下来了。”伍千里叹了口气。
“怎么样,要不要来四九城跟我做个伴?”何雨柱道。
“到时候再说吧。”
“那看你自己吧,对了老梅是不是也要退了,你们一起。”何雨柱道。
“等我回头问问他。”伍千里显然兴致不高,要离开待了一辈子的地方,心里能好受才怪。
车子驶出山区,向着机场方向而去。
南国之行,看到了救援力量的延伸,也见证了新一代尖兵的成长,何雨柱觉得,这趟来得值了。
何雨柱回南锣鼓巷没多久,又有人找上门了,小满还小声的抱怨了一下:“你看看你一天天整那么多事,就没闲过。”
“如果什么都不需要我们了,那我更难受。”何雨柱笑道。
来人是宋厂长,进了何雨柱的书房,他甚至没顾上寒暄,一屁股坐在沙发上,长长叹了口气。
“老何,这次我们麻烦大了。”宋厂长揉着太阳穴,声音沙哑。
何雨柱给他倒了杯浓茶,静待下文。
“两件事,都火烧眉毛。”宋厂长伸出两根手指,“第一,咱们新型号的航发,原定引进的那批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资料,被那边卡住了,借口是最终用户核查,无限期推迟。没有那些东西,咱们的进度至少要拖慢两三年!”
他顿了顿,观察着何雨柱的反应,见对方依旧平静,才继续说下去,语气更加沉重:“第二,歼十的产能,跟不上了。”
“嗯?”何雨柱微微挑眉,“之前不是说生产线调试顺利吗?”
“是顺利,可需求变了!”宋厂长压低声音,“南边、东边,那边的侦察机越来越嚣张,抵近飞行的次数翻着跟头往上涨。部队压力很大,要求加快换装速度,形成区域威慑。可我们现有的生产线,就算三班倒,一年也就那么点产量。上头要求我们必须在明年年中前,把产能再提三成!这怎么可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何雨柱沉吟着,这应该是对面故意的。
“发动机的事,华高科和几家材料所、动力所不是一直在攻关替代方案吗?”何雨柱问。
“是在攻关,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距离完全替代,尤其是达到原设计指标的稳定性和寿命,还有差距。有些特殊合金、精密铸造工艺,不是一朝一夕能突破的。”宋厂长苦笑,“华高科那边已经满负荷运转了,几个核心实验室为了航电、雷达和你们自己的项目,都快把人当牲口用了。我这次来,就是想跟你商量一下,能不能让黄河重工和精工那边,再划出一部分最精锐的力量,并入或者深度协同到华高科的航发攻关团队里?他们在重型机械加工、特种工艺上有独到之处,现在不是藏着掖着的时候了,必须集中力量,形成拳头!”
何雨柱没有立刻回答。
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重工和精工是黄河系制造业的根基,涉及大量民用和部分特殊订单,轻易动不得。
但宋厂长说的问题也要解决,权衡之下何雨柱道:“直接并肯定不行,我让雨鑫和那边负责人跟你对接,成立联合项目组。资源、人员,优先保障。但老宋,丑话说在前面,研发出来的不涉密的,我们必须要有使用权。”
“这个你放心!”宋厂长见何雨柱答应得痛快,精神振作了一些,“那产能的事你看”
“产能?这不是该你们自己解决么?我又不造飞机,再说了你们不是有一批飞机么,改就是了。”何雨柱道。
“不够。”
“那你去找你上级想办法,我又不是你上级。”
“我上级要是有办法,我找你做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