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5章 第一个目标  四合院,傻柱:我这辈子父母双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445章 第一个目标 (第1/3页)

    既然都要动手了何雨柱打算来点狠的,当然能不能成那就得看北美的官方反应,他也不敢保证。

    在小满开始布局的同时,他给陈胜去了个电话。

    “阿胜。”

    “老板,请讲。”陈胜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沉稳。

    “英伟达你了解多少?”何雨柱道。

    陈胜在电话那头快速回忆着英伟达得相关信息:“老板。互联网泡沫破裂后,他们的股价从高点回落很多。目前市值大约在十五亿美元上下浮动。公司主要业务集中在PC图形芯片,与我们的AMD存在竞争,但也有合作空间。您是想?”

    “有没有可能把他们纳入麾下?”何雨柱问道。

    “这个.我们要评估一下。”陈胜道。

    “需要多少时间?”

    “大概两个周。”陈胜道。

    “那你再做一件事,还有一家公司也评估一下。”

    “老板您说。”陈胜道。

    “高通。”

    “额好吧。”阿胜愣了下,老板还真会挑啊。

    “怎么?很难搞?”

    “高通是有点,他们是本土的,跟NeoComm是竞争关系,由于他是通讯行业的,您也知道这边政府会.”陈胜道。

    “你先做分析报告,具体的等我看了报告再说。”

    “好的,如果老板您没别的事我现在就去安排。”陈胜道。

    “暂时没有了,你去安排吧。”

    “是。”陈胜道。

    大约十天后,陈胜发了一份邮件过来,当然是内部邮件系统,邮件的加密还是能保证的。

    随后陈胜的电话就打过来了。

    “老板,初步评估报告出来了。”

    “英伟达方面,机会与风险并存。该公司在图形处理器(GPU)领域的技术独特性很强,市场前景被互联网泡沫拖累,目前确实处于估值低位。创始人团队技术导向明确,但对公司控制权看得很重,且与英特尔等巨头关系微妙。直接发起收购,难度极大,且极易引发强烈的政治和商业反弹。”

    “高通的情况更复杂。他们在CDMA技术上的专利壁垒极高,是未来3G乃至后续移动通信标准的核心玩家之一。公司本身盈利能力尚可,股价虽受大环境影响,但根基稳固。更重要的是,它已被视为北美在通讯技术领域的战略资产之一。任何来自外部的收购企图,几乎可以肯定会被CFIUS(白头鹰的外国投资委员会)以国家安全为由否决。”

    何雨柱在电话这头静静听着,脸上看不出失望,反而像是印证了某种猜测。

    “也就是说高通,硬来不行,明着来也不行。”

    “是的,老板。”陈胜确认道,“按照正常的商业并购路径,成功率极低,风险不可控。”

    “那英伟达呢,不用理会英特尔和微软,能收不?”

    “希望也不大。”陈胜回答得谨慎,“英伟达创始人团队对公司控制权非常看重,视公司为心血。即便目前股价低迷,他们抵抗恶意收购的决心会很坚定。而且,一旦我们流露出收购意向,很可能引发其他竞争对手的警觉,甚至促使他们寻求‘白衣骑士’介入,结果可能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我们付出巨大代价却未必能成功。”

    何雨柱的手指在书桌上轻轻敲击着,发出规律的笃笃声。

    他接着问道:“如果我们换个思路呢?不追求直接控股,而是通过市场手段,最大限度地削弱他们,同时壮大我们自己?”

    陈胜立刻领会了老板的意图:“老板,您的意思是利用这次金融动荡的机会,在资本市场和业务层面同时施压?”

    “嗯。”何雨柱应了一声,“AMD的图形处理部门,我记得你之前的报告说,经过这几年的投入和整合,技术上已经追上甚至在某些领域反超英伟达了,市场认可度和生态建设也在他们之上。”

    “是的,老板。我们的Radeon系列在专业领域和高性能计算方面已经建立起不错的口碑,目前市场份额确实超过英伟达了。”

    “那就让AMD的图形显示部门动起来,第一,集中资源,在接下来两个季度,针对英伟达的主力产品线,发起一轮价格战。他们现在股价低,现金流紧张,我们不亏本的情况下我给你权限随便怎么搞。第二,加大在游戏开发商和电脑制造商中的捆绑合作力度,尤其是那些之前与英伟达关系紧密的,用更有竞争力的价格和更好的技术支持把他们拉过来。第三,也是关键,让我们在北美的投资部门,趁着股价低迷,在二级市场悄悄吸纳英伟达的散股。不追求控股,但要成为有分量的股东,未来在董事会里有个能说话的位置,或者至少,能在关键时刻给他们制造点麻烦。”

    陈胜快速消化着何雨柱的指令,立刻明白了其中的战略意图:“我明白了,老板。这是钝刀子割肉,既要让他们疼,又要避免他们狗急跳墙。AMD那边我会亲自去安排,市场操作也会同步进行。”

    “嗯,尺度把握好。”何雨柱叮嘱道,“我们要的是它虚弱,而不是立刻把它逼到绝境去找‘白衣骑士’。”

    “那高通这边呢?”陈胜问道,“这家更棘手,几乎不可能通过商业手段直接收购。”

    “高通.”何雨柱念着这个名字,语气变得有些冷硬,“既然收不过来,也不能让它太好过。他们不是靠CDMA专利躺着收钱吗?那就动动他们的根基。”

    他条理清晰地下达指令:“第一,让NeoComm的法务和专利团队立刻动起来,全面梳理我们手中拥有的、以及能通过交叉授权获得的通讯专利。寻找任何可能的机会,对高通的核心CDMA专利发起无效挑战,或者提起反垄断诉讼。他们拿到的专利应该没我们多吧?”

    “是的,NeoComm确实要多一些。”

    “第二,”何雨柱继续道,“通知我们在华尔街的操盘手,开始逐步建立针对高通股票的看空头寸。他们目前股价虽然比高点回落,但相对于其盈利能力,估值依然不低。等到我们专利诉讼的消息放出去,或者未来移动通信标准出现任何不利于他们的风吹草动,市场信心必然会受影响。”

    陈胜补充道:“老板,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下业内的情绪。高通高昂的专利授权费早就引起了很多手机制造商的不满,只是敢怒不敢言。”

    “那我就要问问你们为什么不拿下这块市场份额了?”

    “老板,他们有政府支持,NeoComm虽然是欧洲牌照,可对这边来说还是外来户。”

    “行了,不用跟我诉苦,还是做的不到位,阿胜你近些年退步了,少了闯劲。”

    “是,老板说的是。”

    “我不希望这种事情我再说第三次,微软是第一次,高通是第二次,如果再有下次,你就让位吧,让给有闯劲的年轻人。”

    “明白。”陈胜额头已经冒了汗了。

    “对高通的策略是,要让它在前进的道路上多摔几个跟头,延缓它技术迭代和市场扩张的速度。”

    “好。”

    “立刻去安排,制定详细的操作方案,给我发过来。”

    “是。”

    何雨柱挂了电话,靠在椅背上,闭目思考。

    陈胜跟了他很多年,能力是有的,稳重也是真的。

    早年在香江、在北美开疆拓土,没少经历腥风血雨。

    可这些年,随着摊子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稳,那股子锐气和闯劲,似乎真被磨平了些。

    最近两年,面对微软的竞争,应对不够果决;对高通这样的潜在威胁,也显得有些束手束脚,总是强调客观困难。

    这不是他何雨柱用人的风格。

    他需要的是能在他划定的方向上,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先锋,而不是一个事事求稳、畏首畏尾的守成之将。

    北美市场,尤其是高科技领域,是未来集团战略的重中之重,更是与对手交锋的前沿阵地,这里的掌舵人,必须足够敏锐,也足够强硬。

    想到这里,他不再犹豫,拿起那部加密的卫星电话,接通了白毅峰的线路。

    “老板。”白毅峰的声音传来。

    “老白,交给你两件事。”何雨柱道。

    “您吩咐。”

    “第一,动用你的人,在不惊动陈胜的前提下,详细查一下他近两年的情况。重点是工作状态、决策倾向、与总部及其他分公司的协调配合,还有个人财务和社交往来有无异常。要快,要细。”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两秒,可见他心内的震撼,不过很快白毅峰就给了回应:“明白,优先级?”

    “最高。”

    “是,第二件事?”

    “第二,把你手上掌握的,北美分公司及关联公司内部,所有总监级以上、三十五到五十岁、有潜力的管理人员简历,整理一份给我。要附上你个人的评估,尤其是关于他们的开拓精神、抗压能力和对集团战略的理解程度。”

    “我来整理么?”白毅峰再次确认。

    “对。”

    “那范围是仅限于我们直接掌控的公司,还是包括AMD、New-Vison这些关联企业?”

    “所有,只要是能在北美那边挑大梁的人选,都在范围之内,当然最好是华裔,如果没有合适的,那我再考虑别的人选。”

    “明白了,老板。我会尽快办妥。”

    “注意保密。”

    “您放心。”

    结束通话,何雨柱放下卫星电话,目光投向窗外郁郁葱葱的院落。

    他心里清楚,查陈胜,多半也查不出什么原则性的大问题。

    陈胜的忠诚他是信得过的。

    他真正要评估的,是陈胜是否还适合待在北美负责人这个关键位置上。

    而物色后备人选,既是未雨绸缪,也是对陈胜的一种无形警示。

    他打开电脑,点开那封邮件,看起了那份报告,翻到AMD与英伟达的市场份额对比、NeoComm与高通的专利纠纷简述上,何雨柱看得很仔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