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杜鲁门震怒白宫震动!中国国际地位大涨!海外华人地位大涨 (第2/3页)
的重建。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海军部长马修斯,带着不容置疑的胁迫道:
“重建需要时间,但反击不能等!
马修斯,第二舰队在夏威夷、在圣迭戈的主力舰,难道是在晒太阳吗?
告诉我,最快能抽调多少直接可用的作战力量支援远东?”
杜鲁门总统文道。
马修斯的神经瞬间绷紧,大脑飞速计算道:
“总统先生,珍珠港目前有‘中途岛’号、‘莱特’号两艘航母处于战备值班状态,可立即行动。
‘新泽西’号战列舰和‘威斯康星号’战列舰刚结束坞修,状态良好。
此外,可配属两艘重巡洋舰、六艘驱逐舰组成核心特遣编队支援。
这些是作为太平洋舰队的第二舰队能拿出来的最后家底了。”
“立刻下令!
以特急电令形式,命令太平洋司令部,斯普鲁恩斯海军上将!
命他亲率这支特遣舰队,以最高战备状态,全速驰援!
告诉他们,抵达之日,就是为第七舰队雪耻之时!
我要看到中国海军的军舰在我们的巨炮下燃烧!
另外,重建中的第七舰队番号保留,新舰补充和新兵训练同步进行!
远东需要的是立刻能投入战斗的铁拳!”
杜鲁门总统想了想,下令道。
“是!总统先生!命令即刻下达!”
美国海军部长马修斯闻言,肃然领命。
解决了最迫切的武力补充问题,杜鲁门的视线投向国务卿艾奇逊道:
“现在,最大的风暴,恐怕很快就要在国内刮起来了。
第七舰队的覆灭,一个主力师的全军覆没,还有旗舰被俘,师长被俘……
这些字眼,足以点燃任何一座城市的街头。”
艾奇逊神色凝重地点头:“总统,这正是我最担忧的。
消息不可能长期封锁。
一旦通过媒体扩散……
工会、退伍军人协会、学生团体、还有那些一直反对介入朝鲜的孤立主义者……
他们很可能会组织起大规模的反战游行示威,要求政府解释失败的原因,甚至要求撤军。
规模可能会非常大,影响会非常恶劣。”
“那就让他们‘有序表达’!
司法部长!
告诉各地的联邦执法官、州警、市警!
严密监控!
游行可以,举牌子喊口号也可以!
但必须遵守他们申请的时间和路线!
绝不能冲击政府机构、军事设施、交通枢纽!
绝不能发生大规模骚乱和打砸抢!
至于具体执行尺度……记住我们的底线。
美国白人中产和精英阶层的情绪要安抚,冲突要尽量避免。
如果人群中有激进的黑人闹事者……可以‘果断’处理。
死几个黑人没关系!
按‘暴力袭警’或‘冲击警戒线引发踩踏’处理!
后续多赔点抚恤金给家属,封住他们的嘴,别让那些有色人种协进会抓到把柄大做文章!
现在是非常时期,美利坚的稳定高于一切!”
杜鲁门的声音冰冷,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强硬道。
这番赤裸裸的、基于种族区别对待的指令,让椭圆办公室内出现了片刻诡异的沉默。
但在国家利益和巨大政治压力面前,没有人提出异议。
杜鲁门环视一圈,最后目光回到艾奇逊脸上,补充强调:
“还有那些黄种人,特别是日本和韩国侨民社区。
我知道他们中间也可能有不稳因素,或者被当成泄愤目标。
告诉警察,对这些人…不用像对待黑人那么顾虑!
如果他们的社区出现骚动,或者有日韩裔参与反战活动,给我强力镇压!
该抓的抓,该驱散的驱散!手段可以硬一点!
唯独尽量避免波及唐人街或者有明显中国背景的人!
现在不是刺激中国的时候!
伍万里在战场上已经给了我们足够大的‘惊喜’。
在谈判桌上,我们不能再给他们额外的借口和国内的凝聚力!”
杜鲁门总统想了想,接着说道。
“明白,总统先生。
我们会向各级执法机构传达清晰指令。”
艾奇逊点头,迅速领会了总统在种族问题上微妙的平衡术。
“战场上失去的东西,有时候能从谈判桌上找回来一部分。
想想当年的镇南关吧!
中国人明明打赢了,结果呢他们得到了什么?
一个体面结束战争的虚名!
那个伍万里在江陵打了一场胜仗,歼灭了第七舰队,俘虏了凯泽。
但是战争的整体态势决定性的力量对比,并没有因此发生根本逆转!
中国军队打疼了我们,但想彻底赶走我们还早着呢!
立刻动用一切渠道,放出风去。
就说……我们正在寻求‘光荣的和平’。
我们可以表示愿意在当前接触线附近讨论停火。
总之,要让他们相信,付出了江陵的巨大代价之后,他们有机会在谈判桌上‘锁定胜局’,拿到比战场上更多的东西!
就像当年的李鸿章,以为镇南关大捷就能拿到好条件。
只要前线的李奇微再在加平打一场大捷,把那些精锐吃掉……
那么,谈判的天平,就会重新向我们倾斜。
甚至谈判可以提前进行,以麻痹他们。”
杜鲁门想了想道。
“高明策略!
这是以战迫和,以和助战!”
国务卿艾奇逊点了点头赞同道。
“好!
就这么办!
先生们,江陵的耻辱,是美利坚前所未有的巨大伤口。
现在,形势将我们推到了悬崖边。
后退一步,我们输掉的将不只是朝鲜,而是整个自由世界的信心和对美利坚力量的敬畏!
前进一步,用加平的大胜和重建的铁拳,把这个伤口死死堵上!
用中国人的血,洗刷我们的旗帜!
用这场胜利告诉世界,美利坚合众国,永不沉没!
行动吧!”
杜鲁门深吸一口气,最终一锤定音道。
“是!”
众人闻言,当即齐声应下道。
………………………………
加州理工学院那栋哥特式楼宇的拱门下,钱学森教授夹着讲义刚现身,几个年轻的中国面孔立刻围拢过来。
“钱先生,刚收到青阳兄的信……
信里说他最近在投入海军潜艇的研究中,上面管得紧,信里没明说,但只要成功就肯定是要用在朝鲜的。”
走在最前的学生李振华压低声音,手指下意识地搓着衣角道。
钱学森的脚步几不可察地一顿,镜片后的目光投向灰蒙蒙的天空尽头,仿佛要穿透大洋。
“青阳是在做他的选择。
战场在朝鲜,可我们每个人的战场,在脚下,也在心里。”
钱学森说道。
沉闷的雷声隐隐滚过天际,却迟迟不见雨落。
一行人沉默地拐上通往唐人街的百老汇大道。
平日里喧嚣的街道,此刻弥漫着一种令人不安的死寂。
店铺早早落下门,碎玻璃像丑陋的伤疤散落在人行道上,几张被踩踏得污秽不堪的报纸在寒风中打着旋。
头版触目惊心的大字标题赫然在目——“远东惨败!第七舰队沉没!美利坚步兵第二师遭围歼!”
钱学森见状连忙捡起细细查看,越看心中越发激动。
“祖国又打大胜仗了,好啊!”
一名中国学生凑过来一看,当即兴奋的说道。
“写别看报纸了,看那里!”
一个女学生指着远处街道拐角突然冒出的人潮倒吸一口凉气。
人群如决堤的洪水,瞬间席卷了十字路口。
刺耳的喇叭声、愤怒的嘶吼、尖锐的警哨声绞成一团。
高举的标语牌上:
“STOP THE WAR!”
(停止战争!)
“BRING OUR BOYS HOME!”
(让我们的孩子回家!)
这些的血红大字在骚动的人头上方起伏。
“刽子手杜鲁门!”“绞死那些该死的战争贩子!”的咆哮盖过了一切。
更远处,几股浑浊的暗流开始涌动。
几个剃着怪异发型的日本青年挥舞着棒球棍,“哗啦”一声砸碎了一家高档西服店的橱窗,尖叫着冲进去哄抢。
马路对面,几个高大的黑人青年掀翻了一辆停在路边的轿车,火焰瞬间吞噬了车身,浓烟冲天而起。
警笛由远及近,几辆蓝白相间的警车蛮横地冲撞开混乱的人群,直扑骚乱中心。
枪托砸在肉体上的闷响、女人的哭叫、玻璃的碎裂声、警车喇叭的尖鸣……
秩序如同脆弱的薄冰,在脚下轰然崩塌。
“跟紧我!”
钱学森低喝一声,攥紧报纸,领着学生们紧贴着墙壁,急速向唐人街方向移动。
唐人街那熟悉的朱红牌楼就在前方,却像风暴中唯一平静的孤岛。
牌楼下方的景象让疾行的众人猛然刹住脚步。
两辆警车横在路口封住入口,七八名全副武装的白人警察背靠警车,警棍抽出。
他们的霰弹枪黑洞洞的枪口冷冷地指向牌楼外混乱的世界。
牌楼内,提着菜篮的中国老人、牵着孩子的中国妇人,隔着那无形的警戒线,沉默地看着外面地狱般的景象。
他们眼神里是惊惧,是茫然,更有一丝难以置信的疏离。
一个刚被砸烂橱窗的黑人店主,额头淌着血,踉跄地冲到牌楼前,试图钻进那“安全区”。
“让我进去!看在上帝的份上!”
那名黑人嘶喊着,抓住冰冷的警车车门。
为首的警官,肩章上两道杠,是个方脸阔嘴的壮汉。
他用力一搡,把黑人店主推回混乱的街道。
然后那名警察的眼神投向远处正被警察按在地上用警靴猛踹的一个黑人青年,仿佛那才是他职责所在。
“钱先生,他们这是什么意思。”
一个学生指着那些警察,声音不解道。
钱学森没有回答,他的目光越过警察的肩膀,落在牌楼内那些熟悉又安详的铺面招牌上——
李氏商行、广源茶楼、荣记烧腊……
一种极其复杂、难以言喻的感受堵在胸口,沉重得让他微微窒息。
就在这时,身后突然传来一声刺耳的尖叫!
“拦住他们!快!”
尖锐的中国女声撕裂空气。
众人骇然回头,只见一辆黑色的福特轿车如同惊弓之鸟,正歪歪斜斜地从混乱的街道冲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