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 醉翁的赠礼 (第1/3页)
“掌柜的!”李二郎推门而入,“有客人要点千丝豆腐!”
“又来?这是第几个了?”
吴铭本来没打算把在店里卖千丝豆腐。
他对吴记川饭目前的定位有清晰的认知,像这种做工精细或食材珍贵的菜品不宜以固定菜品的形式在店里出售,更适合用作宴席菜,提升宴会档次。
前段时间为了让徒弟练手,临时卖了几天千丝豆腐,但并没有把这道菜加入食单。
宋代的餐饮业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但凡写进食单和水牌里的菜品,店家必须备料,若是客人点了食单上的菜,店家却推说没有,客人有权闹事索赔。
所以吴铭制定食单向来本着宁少勿多的原则,“爆款菜品”通常用水牌来写,售罄后擦洗掉便是。
一碗千丝豆腐的售价高达三位数,竟也能登上今日的“爆款榜”,这是吴铭始料未及的。
按理说应该没多少人知道千丝豆腐的存在,怎么突然冒出来这么多客人指名要吃这道菜呢?甚至不乏慕名而来的食客。
吴铭让二郎去打听。
出乎他的意料,这些食客中竟有相当一部分是听了何双双的推荐。
我也没给她钱啊!
本朝的探店“博主”气量这么大吗?免费帮同行宣传?
谢清欢更在意另一件事:“何厨娘竟也仿师父的菜……”
顿觉粉丝滤镜略有些破碎。
吴铭笑道:“这倒没什么,人家能仿出来那是人家的本事,咱不也仿了状元楼不少菜么?”
只不过,同样是模仿,状元楼却明摆着一副打擂台的架势。
转念一想,何厨娘走的是私厨路线,自己则主营店铺生意,上门做菜服务只提供给会员客户,彼此赛道不同,竞争较小,何厨娘对待这件事的态度自然和状元楼不同。
吴铭没想到的是,在这些指名要吃千丝豆腐的食客中,其中一个来自状元楼。
两天前,沈廉叔等人的戏谑令刘保衡颜面扫地,他既羞又恼,怀疑吴掌柜知晓自己的身份,故意藏了一手,于是昨日派了个灶房杂役去吴记川饭二探。
岂料吴记昨日歇业,差人一打听,不得了,姓吴的竟然上欧阳学士府里操持寿宴去了!
刘保衡猛地想起那日探店何厨娘也在,她可是全东京最炙手可热的私厨娘子,以往欧公家的宴会皆由她操持,突然换成一个籍籍无名之辈,这里头大有文章!
单论厨艺,何厨娘师承名门,绝对是最顶尖的那一小撮,莫说那个野厨子,便是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