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96 大宋第一吴吹  我的饭馆通北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296 大宋第一吴吹 (第2/3页)

时尚未到开张的时辰,然巷陌中已远近飘香,真个馋人!

    被这香气一激,他忽然灵光一现,计上心头。

    行至景德寺,问明客舍所在,欧阳发大步入内,扬声唤道:“子固兄——”

    立时便有一面容清俊的小郎君自客舍里迎出,观其面容,年龄倒与自己相仿。

    欧阳发叉手行礼,表明来意:“小生欧阳发,奉父翁之命请子固兄至寒舍一叙。”

    那小郎君自然是曾布。

    他见对方面生,正自疑惑,闻听此言顿时一惊。

    他虽不识得欧阳发,但京中岂有第二户“欧阳”?当即叉手还礼,自报家门:“小生曾布,家兄外出采买未归,欧阳兄若有闲暇,不妨进屋饮盏热茶,稍待片刻。”

    这时,曾阜和王彦深也出来相迎,邀其进屋稍坐。

    盛情难却,欧阳发随三人落座室内,一边饮茶一边闲谈。

    得知对方一行足有六人,欧阳发脱口惊问:“诸君皆来赶考?”

    话一出口他便后悔了,此时进京自然是来赶考的,他又何必多此一问?

    他只是有点郁闷,旁人考个解额似乎毫不费力……

    曾布笑道:“今科或有幸与欧阳兄同年。”

    同年即同榜进士,他见对方年龄与自己相仿,想来也是今科举子,故有此一说。

    本是拉近关系的话,欧阳发却瞬间尬住了。

    好在曾阜及时接过话茬:“子宣此言差矣,欧阳兄乃名门之后,倒不必经科举入仕。”

    曾布自也瞧出对方神情有异,哈哈一笑,轻描淡写地揭过此节,转而聊起东京的繁华去处。

    这可问对人了。欧阳发当即将京中有名的勾栏瓦舍、京郊的山水园林细细道来,如数家珍。

    谈及市井食肆时,曾布问:“听闻京中有一状元楼,乃赶考举子宴饮之首选,不知这状元楼位于何处?”

    “非也!”欧阳发大摇其头,“时过境迁,如今的宴饮首选当数吴记川饭!只是吴记生意火红,有时不得不退而求其次,上状元楼凑合一顿。诸君若能于吴记雅间订得一席,纵使今科落第,此行亦不虚矣!”

    三人面面相觑,俱有些不以为然,心想这欧阳衙内竟将市井食肆与科举相提并论,未免过于夸大。

    三人虽来自小地方,却也尝过许多美食,此番进京,亦品味过沿途各州府的地方风味。

    京中食肆固然众多,说到底不过是汇聚了各地的菜式,就算有所创新改良,万变亦不离其宗,滋味再美,又能美到哪儿去?

    “吴记川饭……”曾布委婉措辞,“既是川饭,该是主打蜀地菜式的食肆,莫非竟强过正店?”

    欧阳发看出三人的不以为然,正色道:“诸君对吴掌柜的手艺一无所知!莫说京中的七十二正店,纵是加上宫里的二百御厨,也绝难望吴掌柜项背!”

    当即化身大宋第一吴吹,将吴掌柜幼时得神仙点化、赐酺宴上进献佳肴、受官家之邀入宫设摊、达官显贵登门求订雅间等种种事迹添油加醋,娓娓道来。

    三人越听越惊,眼睛越瞪越大,心底那点不以为然瞬间消散一空。

    但真正令三人为之意动,非往吴记一探不可的,当数欧阳发接下来这番话:

    “吴记乃五月间开张的新店,今秋开封府试,在其店里用饭的考生,足有半数以上中举!若能饮得一碗及第粥,吃得一尾鲤跃龙门,今科何愁不中?”

    欧阳发说罢,不禁轻轻叹息,心想自己就是差了一碗及第粥,故而遗憾落榜!

    此乃天意,实非人力所能扭转!

    单是听对方描述吴记菜肴的色香味,三人已接连吞咽唾沫,曾布忙问:“不知这吴记川饭位于何处?”

    欧阳发等的便是这句话,当即拍着胸脯豪爽道:“待会儿,令兄至寒舍与家父一叙,诸君便随某往吴记一探。远道是客,今日我作东!”

    等不多时,曾巩、曾牟和王无咎采买归来,须在此寓居半年以上,自然要添置些家用。

    欧阳发起身行礼,再度表明来意。

    曾巩搁下一应物什,无暇归置,即刻动身。

    曾布五人亦随之同往,只盼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