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三寸不烂之舌 (第2/3页)
“爹爹最是通达!你二人在此稍待,且看我三寸不烂之舌!”
言罢,苏轼一把抓起荷叶包,大步走至爹爹门前,轻轻叩响。
林希和苏辙立于院中,屏息静观。
但听吱呀一声,门被拉开,苏洵那精光内敛、如鹰隼般的目光扫来,苏辙顿觉心尖一颤,略显心虚地垂首看地;林希叉手胸前,微微躬身致意。
苏轼立刻奉上美味,隐约传来只言片语:
“……足不出户已近半月,经卷劳形,颇觉神思昏聩……《礼记》有云: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治学一如治国……旬休之日略作排遣,反益进学……”
不多时,忽见爹爹微微颔首,收下荷叶包掩上门。
苏轼满面春风归来,朗声宣布:“爹爹允了!”
苏辙愕然瞠目:“哥哥究竟如何说动的?”
苏轼轻描淡写道:“无他,唯晓之以理耳:自那日宴归,我二人便足不出户至今,圣人尚需劳逸相济,治学岂能一味枯坐?恰逢子中兄盛情相邀,出去散荡片刻,于读书反倒事半功倍。爹爹深以为然,自然首肯。”
苏辙听得耳根发烫。
足不出户至今?上个旬休日偷溜去大相国寺的人是谁?
哥哥这睁眼说瞎话的本事真是越发得心应手了!平时也就罢了,只怕哥哥习以为常,考试时也胡编乱造!
……
开饭店没有不辛苦的,何况是兼顾两家?
闭店打烊后,呵欠连连的吴铭将川味饭馆里的座椅并排成简易的床,定上闹钟,垫个抱枕,搭条薄毯,躺下来睡午觉。
李二郎趴在吴记川饭的桌上打盹,谢清欢则回屋休息。
闹钟一响,又是精神抖擞的一天!
“小谢——”
吴铭叫醒徒弟,师徒俩着手筹备晚上的菜料。
仍然炸了些小酥肉,这回完全交由谢清欢来操作。这种简单的菜式根本难不倒她,一上手即会。
小酥肉的分量不多,卖晚饭时转瞬便被一众太学生哄抢一空。
狄咏到店时,只听得满堂咔嚓咔嚓的脆响,又见众人手拈金黄的肉条吃得喷香,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