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56章,新政弊端  封疆悍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556章,新政弊端 (第2/3页)

。这中间的巨大利差,朝廷不会补,也补不起。那这笔亏空,谁来填?难不成要我们商会贴补?还是说,要大人麾下的将士饿着肚子去守城?”

    这番话,瞬间点醒了只看到商机的众人。

    掌柜们纷纷点头,交头接耳。

    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坐在林川下首的周记粮行周掌柜。

    论及天下粮情、各地丰歉,他才是真正的权威。

    周掌柜感受到众人的目光,先是对陈掌柜点了点头:

    “陈老哥所言,句句戳中要害,可谓一针见血。”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道,“我周家世代为粮商,往来南北,对如今这粮市,只能用‘心惊肉跳’四字来形容。”

    他如数家珍般分析起来:“陈老哥提到中原灾荒,情况确实比传闻更甚。不仅黄泛蝗灾,去岁冬天奇寒,冻死了大量越冬作物,今年春荒已成定局,饥民遍地,易子而食已非奇闻。这等情况下,中原本地粮食自给尚且不足,岂有余粮外售?”

    “再看江南,表面看风调雨顺,但诸位可知,去年底至今,江南多地爆发时疫,劳力锐减,春耕已然受到影响。加之沿海不靖,海商运粮风险大增。还有江南几位藩镇,近来摩擦不断,都在暗中囤积粮草,以备不时之需。他们岂会轻易让大宗粮食出境?即便能买,这价格,也绝非往日可比!”

    “至于川蜀、湖广等地,路途遥远,山匪猖獗,运粮成本高昂且风险极大,杯水车薪,难解近渴。”

    “总而言之,如今是天下缺粮,而非一地缺粮。朝廷在此刻推行折色,看似给了灵活,实则是将一副千斤重担压了下来。朝廷无粮可调,或者说不愿耗费巨资调粮,便将这买粮的难题和亏空,一并甩给了边镇。”

    众人都沉默了下来。

    周掌柜面色沉重道:“大人,这新政,怕是要将咱们置于两难绝境!若严格执行折色价,我们根本买不到足够粮食,将士饥寒交迫,边关何存?若不得已随行就市,高价购粮,则军费缺口巨大,这亏空如何弥补?届时,要么是逼得军方强行压价,乃至与民争粮,激化矛盾,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