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庆历新政40 (第2/3页)
要不怎么说能够成为好友的人,一定是志同道合的人呢?
新政的实施人选是关乎新政能否成功的关键,要是选了半天,选了个守旧派的臣子去执行新政,最终还故意把事情给办砸了,那他宁愿去用自己这些只会空谈的朋友啊!
至少他们不会故意让新政失败,不会突然被刺自己!
天幕都已经将不改革的后果说的一清二楚了,这些守旧的家伙不会还要坚持维护自己那可笑的家族利益吧?
没有国,哪来的家!
这一次,庆历新政一定要成功,他也一定要改变大宋的命运,他要与官家时时刻刻的保持信任关系,有什么误会一定要赶紧解开,不给任何人挑拨离间的机会!
这一次,谁敢阻碍新政,他范仲淹就断了谁伸出来的手!
【范仲淹虽然远离了京都,但是他仍旧很关注大宋的政治和民生。】
【范仲淹曾经写过一篇千古留名的文章,名为《岳阳楼记》。】
【这篇文章可以说是范仲淹此生绝对的代表作,至少是我们这些后世人认定的代表作。】
【这篇文章写尽了岳阳楼的巍峨雄伟,玄奇美景,范仲淹在这其中,还发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慨和宏愿。】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的名句,更是将范仲淹的一生概括精准。】
【范仲淹就是这样的一个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在为了大宋而鞠躬尽瘁的贤臣。】
【正是因为有了范仲淹的这篇文章,岳阳楼才成为了华夏的地标性建筑,成为了华夏爱国尽忠精神的不朽代表。】
唐欣欣一边说,一边将屏幕上的文字换成了《岳阳楼记》。
【只是这样的一篇文章,却只是在范仲淹的想象中完成的。】
【与大家所想象的纪实文不同,范仲淹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其实根本就没有去过岳阳楼!】
【事情是这样的,庆历五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