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我们是他们的噩梦 (第1/3页)
在比赛正式开始之前,先来大概的介绍一下今年的比赛规则吧。
首先,就是S15的入围赛。
相比往年,今年的入围赛实质上等于已经被取消了。
拳头通过解散、合并大量小赛区,让世界赛形成5大赛区各自3个基础名额,合计15支战队的格局。
战队数量的缩减,让往年用来筛选16强队伍的入围赛阶段显得不再必要。
只需要一支额外的战队,就能完成16强的队伍数量填充。
而这就是之前已经说过的,由MSI前二赛区的两支四号种子队伍进行一场BO5来决出胜者。
赢的人就是16强最后一支战队,输的人,则会成为史无前例的惊天17强。
这就是今年S赛唯一的一场入围赛。
再说直白点的话,那就是今年S赛其实是根本没有入围赛。
这场所谓的入围赛,只是一场在S赛才开始的最终名额赛。
现在的时间是10月14日的晚上。
因为LCP的四号种子实在太弱,所以不出所料的话,这支最终进入16强的队伍,是LCK的四号种子,T1。
在这场生死BO5中,来自LCP的四号种子GAM几乎毫无还手之力的就被T1一脚踢死,痛痛快快的3:0。
T1虽然在LCK因为状态不好只是四号种子。
但在面对LCP的四号种子的时候,又确实的呈现出来了完全碾压的实力。
对于这个结果,大多数观众的感觉就是“完全不意外”、“无聊”。
这个结果实在是太理所当然了。
作为一般的观众,当然是更期待看到黑马逆转、巨人跌到的剧情。
但最终黑马没有出现,巨人也还是屹立不倒。
那就多少有点无聊了。
不过因为本来也没抱多大的期待,所以大家也没有在这上面纠结太久,很快,注意力就放到了入围赛结束以后的瑞士轮抽签上面。
在入围赛阶段以后,就是16强瑞士轮的抽签规则。
这次16强的瑞士轮总共分为三个队伍池。
首先是全部由各个赛区的一号种子组成的一号队伍种子池,合计5支队伍。
也就是geng、WBG、g2、cfo、flyquest五只队伍。
而二号种子池,则是HLE、BLG、MKOI、TS、VKS这五只各大赛区的二号种子,加上入围赛胜出赛区的三号种子,共六只队伍。
三号种子池,则是剩余的战队,共5支,其中包括刚刚赢下入围赛的T1。
而第一轮的对战规则非常简单。
一号种子在赛制上拥有一些规则内的优势,将直接抽签对战理论上最弱的三号种子池。
而剩余的二号池的队伍,则是抽签互相交战。
同赛区队伍在瑞士轮第一轮会被规避,不会发生内战。
如果产生内战,则会往下顺延。
第一轮就这样进行8场bo1的比赛,角逐出8支1-0的队伍以及8支0-1的队伍,接着进入第二轮。
但从第二轮开始,就再也没有同赛区规避原则。
比赛就会这样一直进行下去,直到队伍达到3胜或者三败以后,就晋级或是离场。
最终筛选出8支8强队伍,以及被淘汰的8支队伍。
这个赛制乍一听还是挺公平的。
一号种子就应该第一轮打弱队,减少翻车的几率。
三号种子就应该第一轮就面对强敌,作为你们在联赛表现不好的惩罚。
但话是这么说
所谓一号种子之间亦有差距。
三号种子之间也一样。
根据赛区强度的不同,还真不一定就是1号种子打三号种子就一定占便宜。
别的不说。
从入围赛上来的T1,就还在一号种子的池子里呢。
T1这支队伍,已经连续好多次都没有拿到过联赛冠军了。
几乎每次进世界赛,都是以低位种子进的世界赛。
从理论上来讲,他们应该是LCK不算最强的队伍才对。
但是结果每次世界赛,不管前面送的多嗨,死的多狂,又有多少人说“T1今年完蛋了”。
可是只要到了世界赛,T1就和以前不一样了。
又开始一路逆转,呈现出和之前一整年都不一样的强者风范,一路过关斩将,最后拿冠军。
最近已经连续两年是这个剧本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