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 章 分道扬镳 (第2/3页)
今像是遇到了杀父仇人,一点情面都不留,进门就查封,带着人就往锦衣卫大牢送。
这些锦衣卫,都是失去儿子的那批锦衣卫。
这群人已经不怕得罪人,也不像先前一样得过且过,儿子都死了,大仇到现在还没报完。
既然你韩家通敌……
那就往死里弄你。
如今的锦衣卫开始发力,要把苏怀瑾往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上推。
因为只要把他推上去,锦衣卫就准备走海道往大金里送探子。
南镇巡抚司和北镇巡抚司因为这事要打起来了。
骆家不愿意,因为骆家要推举的人是骆养性。
如今苏家瞄准了这个位置,他们家自然不愿意。
骆家身后的那些人也开始发力。
好在苏家媳妇姓骆,两家没打起来。
若没有苏怀瑾的媳妇来回跑,两家为首的锦衣卫势力肯定要见血。
不过在朝堂上众人最看好苏怀瑾!
河套之功,岁赐之功,再加平辽之功,这是骆养性不具备的。
可朝堂的人也不傻,在推之前他们要给苏家把脉。
意思就是看看苏家和骆家谁更听话!
以这两家为首的锦衣卫闹起来了,东厂反倒是被人忽略了。
很少有人知道,魏忠贤已经完成了最初的布局!
失势的浙党已经在接触他,准备联合对付“众正盈朝”的东林人了!
朱常洛临死布置的大局,让各派乱起来的大局如今已经要成了。
东厂的牙长出来了,下一刻就要见血了!
这一刻发生的悄无声息,所有人都在看着爱做木工的皇帝。
没有人知道一个无师自通,喜欢做木工的皇帝长了一个什么样的脑子。
没有人知道一个用木片片做出一个宫殿的皇帝心有多细。
一旦这样的人不搞技术,而专心地搞权谋。
所有人都是他手里的木片片。
……
余令不知道京城里的这些事,他知道建奴的使臣来了。
当他们的来意宣扬开来,牙堂里欢声雷动。
这欢呼声比当日大胜的欢呼声还响。
臣服的背后意味着可以做生意了......
奴儿知道疼了,愿意低头了,愿意把萨尔浒之战,铁岭,开原掳走的百姓归还大明,来表达亏欠之意。
所有的文人都在笑,他们认为这是王化之功。
余令默默的走出了牙堂,等再出现的时候余令已经是满身盔甲。
余令提着刀默默的站在牙堂门口。
规矩余令懂。
牙堂是议事的地方,和宋朝的白虎堂的作用一样。
无论是谁,提刀入牙堂都会视同谋逆,余令也知道。
所以余令站在门口,等建奴出来,砍了这群人!
这一次建奴派了数十人,余令觉得砍死几个他们应该不心疼,留一个就可以了,人那么多吃的也多。
会议结束,使者很满意,比想象中的还简单。
大汗的计策是对的,大明文人喜欢。
镇守的辽东的袁大人也很开心,百姓归家,这是难得的大功勋。
才出门,建奴信使就赶紧往屋里跑。
“袁大人,两国交战都不斩来使,这次我是递交国书的,是去见大明上国皇帝陛下的,安排刀斧手是何意?”
袁应泰看着余令,忍不住道:
“守心,你是何意?”
“大人,你真的承认建奴的大金么,你真的认为他们这次是来臣服的么,我们大明承认了他大金么?”
袁应泰望着余令,他不知如何回答。
余令知道他不知道如何回答,因为三纲五常已经束缚了他。
他多年的学问告诉他,他这么做是对的。
在所有人眼里都是对的。
可他们不知道,这个口子如今是针眼这么大,往后就能吞下天。
当初对待草原也是如此,他们掳走百姓,见大明要关互市了,部族活不下去了,开始还掳走的百姓。
如此,这就是大胜。
什么为百姓考虑那是狗屁,真要为百姓考虑,百姓能这么苦么?
那是他们冠冕堂皇的理由罢了!
“大人,若真的臣服,奴儿为何不来,就算他老了,要死了,儿子总有吧,派几个儿子来当质子可以吧!”
余令突然冷笑了起来,自嘲道:
“我是客军,我带三千人来为国打仗,你们让我的妻子、儿子入京城为质!
对待自己人你们都知道防着,一个异族一封书信你们竟然开心的欢呼雀跃?”
“对自己人千防万防,对异族你们倒是信的死心塌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