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9 章 额回啊  哈哈哈,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49 章 额回啊 (第1/3页)

    回家是大事,也是喜事!

    余令说走,既然不会久待,话都说到那个份上了再待下去就会相看生厌了。

    下次再有什么事余令也不打算来了。

    就算要来,也是自己要当主官,一言可决主事的实权主官。

    当个帮忙的客军太难受,狠话说不了,要做什么也做不了。

    操心操多了别人还以为自己对这权力有着非分之想。

    你在教我做事?

    这句话虽然没人说,那也只是含蓄罢了。

    辽东的这些臣子很自豪的认为他们比任何人都懂辽东。

    行家的权威不能挑战。

    鱼放三日臭,客住三日嫌。

    建奴已经退去了,马上就要论功行赏了,守城的认为自己该是首功!

    客军众人认为自己该是首功。

    争功之事人之常情,余令等人比较肤浅只要钱,也只认到手的钱,钱到手,官职什么都可以不要。

    袁应泰找了余令很多次。

    他不想余令走,他想让余令留在辽东,他甚至想把王辅臣,赵不器,王不二这样的人一起留下。

    开出的价码非常高!

    王辅臣不想在辽东,他想回去当县令。

    他觉得杀人不好玩,他更喜欢治下百姓真心实意的喊他一句王青天。

    这是他的梦想!

    王不二更不用说了,他打仗的时候还在念叨着麦子返青了,想赶回去收麦子。

    他怕他的西域媳妇带着孩子忙不过来。

    其实大家都这么想。

    这一次,不算朝廷的赏赐,这一辈的钱也到手了。

    如今可以衣锦还乡,什么许诺都比不上老婆孩子热炕头。

    袁应泰又去找了秦良玉!

    白杆军更直接,他们要回去种土豆,这次听余令说长安有比土豆产量还高的番薯,这群人眼睛冒光。

    至于戚金的戚家军……

    也去了,直接没有回答,过往的恩怨成了仇怨,三千戚家军被坑杀,戚家军说什么也不会留下!

    御马监的两位大少爷袁应泰也去问了。

    望着鹿大少拿着神宗时期的司礼监红批,袁应泰颇为唏嘘。

    他明白神宗晚年是想灭建奴的,他派出了熊廷弼,也要重整御马监。

    结果,时不待人……

    林间秀林大少已经忙碌了起来,“打草谷”他去了两趟,按照军功他分得了十二只羊,三匹马。

    这是明面上的。

    见不得光的众人不准互相打听。

    宝石,金银首饰,这些就是见不得光的,属于个人的私货,这个才是大头。

    战获这一块他其实不是最多的,最多的是曹变蛟。

    因为有一次打草谷是他亲自带队,带队的人要拿一部分分成,哪怕数百人每个人只给一点点……

    这一点点汇聚起来也是非常多的。

    至于那些可以做甲,做弓弦,做配饰的皮,筋,甲,兵器,这些是属于所有人所有的。

    众人把好的留下,一般的拉到广宁卫去卖掉。

    因为广宁卫那里还存着打炒花的缴获。

    不算战马,这些杂七杂八的加起来就是很多钱。

    余令也不担心这些东西卖不出去,这东西有人抢着要。

    来到辽东,余令算是发现为什么边军的军饷总是拖欠了。

    这些将领喜欢养家丁,一个千总都能养五百人的家丁。

    这五百人等于是他的私军,这还是按最低的来算。

    养一千多人的多的是。

    按五百人来说,这五百人的甲胄,战马,武器,粮饷,然后这五百人后面还都有家。

    那可是一张张的嘴。

    这些算下来那可不是一点点钱。

    家丁平常得到的待遇往往比军中兵卒的待遇要好,而且不止好一点,有的甚至“比军中的兵卒好上十倍”!

    要说哪里养家丁的风气最盛,当数辽东。

    万历三十六年熊廷弼首次来辽东,他就发现了这个大问题。

    他要求杀李成梁的数十条罪名里就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