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61章 咬人的狗不叫  哈哈哈,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 61章 咬人的狗不叫 (第1/3页)

    只要钱到位,干啥都不累!

    当京城出现就举报建奴的热潮宣扬开了以后......

    明面上,私底下,三教九流都行动了起来,全都是想挣这笔钱的。

    没有钱办不到的事情!

    如果有,那就是钱不够!

    在做这件事的锦衣卫已经给宫里通信了,京城周围的城门全部严查,进来很容易,出去就变得非常的难。

    查的非常严。

    谁家的,出去做什么,通行符,过关符是谁开的必须登记!

    史大人这样的在京城真是小角色。

    他们在尝到了甜头后,越发的疯狂,如拼命般疯狂!

    可随着消息传开,京城里有人开始浑水摸鱼,建奴的反击也来了,开始有规模的释放假消息!

    史大人这样的人被耍的团团转。

    贼人没抓到几个,他倒是因为给虚假的消息挨了顿打。

    因为他给的消息抓了几个好人,这一下味道就变了。

    这么大的动静引来的“扫街”御史的不满。

    也不知道他们是有意的,还是故意的,弹劾锦衣卫肆意弄权的折子立刻堆满了内阁!

    躲在京城的建奴不是傻子。

    他们的手段也很厉害,回过味来的他们瞬间就把水搅浑。

    内阁开始施压,半日不到,锦衣卫的几个千户就成了纪纲那样的恶臣。

    数个御史分开找人,要求结束这场闹剧!

    也许是真的钱到位,这滩被搅浑的污水里竟然出现了一股清流!

    一群妇人体验到了靠着自己的双手赚钱是什么味道。

    京城有个长舌妇人何氏,她这个人是土生土长的京城人,每日最大的爱好就是坐在茶馆前做针线活!

    别看这个何氏是个长舌妇,可她的针线活没得说。

    缝补衣裤、制作鞋袜是她平日做的最多的事情。

    她靠着这个养活三个儿子,并让三个儿子成家立业。

    按理说,这些活儿养活自己都难,更不要提帮孩子成家立业。

    可她会的不仅仅是这些。

    人家最拿手的是镇湖刺绣,也就是苏绣。

    镇湖刺绣的特点是“精细雅洁”,是大门大户婚礼嫁衣上不可缺的好手艺,是妇人们的心头好!

    她就是靠这个赚“大钱”。

    除了嫁妆之类的,大户人家过寿的,逢年过节送礼之类的活儿她都接。

    可这样的活儿不是每日都有。

    她靠这个也只是赚个辛苦钱。

    大户出来的人精明的很,他们眼光好,知道什么东西底价是多少,想从这些人赚大钱,非常难!

    而且,京城会做刺绣的也不止她一个人。

    货比五六家,谁给的低,谁才有资格拿下。

    当然这并不算结束,还得给管家回扣,说好话,求一些府上缝缝补补的活!

    至于管家在中间吃了多少的回扣没人知道。

    因为没有人知道他是拿了多少钱来办这个事情的。

    他反正不断的压价,价格压得越低他拿的也就越多。

    大家其实心知肚明。

    在昨日的时候何氏找个好活儿,去大户里给一贵人教镇湖刺绣的基本手法,走线的布局和色彩的搭配。

    她口中的大户就是余家。

    不是闷闷不教朱徽媞刺绣,也不是闷闷的手艺不好误人子弟。

    对于刺绣,闷闷是属于天才的类型。

    不教的原因是朱徽媞在宫里学的就是镇湖刺绣,而闷闷学的是蜀绣。

    别看都是刺绣,可走线是不一样的,各有各的特点。

    闷闷不敢教,生怕误人子弟。

    所以,才找了一个,让朱徽媞系统地学习一下。

    朱徽媞性子比闷闷小时候还闷,余令就找了一个嘴皮子会说的来教。

    这样教的有趣味,也能让朱徽媞开口说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