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68、沉浸式首映礼宣传!惊艳好莱坞!(二合一7500字,求月票!)  我一个三金导演十项全能很合理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168、沉浸式首映礼宣传!惊艳好莱坞!(二合一7500字,求月票!) (第2/3页)

级荣光!

    ……

    一晃眼,时间到了11月28日。

    《我是传奇》首映礼正式启幕。

    华盛顿音乐剧院周边的两条街区已经被临时封闭。

    沿街柏油路面上覆盖了一层枯黄的落叶与细碎的碎石,仿佛历经了长久的荒芜。

    半数路灯歪斜着,灯杆上缠绕着灰败的布条,风一吹便簌簌作响。

    几辆布满锈迹的汽车随意横在路边,车窗碎裂、车门敞开,其中一辆的挡风玻璃上还贴着泛黄的纸条,上面用歪扭的字迹写着“救救我们,在第五街……”

    街角的报刊亭早已倾颓,散落的报纸被风吹得四处翻滚,上面的日期还停留在“末日”之前。

    大屏幕立在街区入口处,循环播放着电影里空无一人的第五大道、以及货架倾倒的废弃超市画面。

    那寂静的街道与偶尔闪过的阴影,让刚踏入街区的嘉宾们瞬间绷紧了神经。

    CNN特派记者莱克正扛着摄像机,在对首映礼现场进行转播。

    与他一同踏入街区的,还有许多受邀前来参加首映礼的幸运观众。

    众人踏入街区后并未四处走动,而是按照路牌指引,警惕的朝剧院方向走去。

    大街上一片死寂,寒风吹过,让人心里一阵瘆得慌。

    突然,巷口闪过一个佝偻身影,伴随着低沉的嘶吼声,引得人群一阵惊呼!

    那是扮演“夜魔”的演员,穿着灰黑褴褛的服装,在阴影中快速穿梭,转瞬便消失不见,只留下挥之不去的紧张感。

    莱克用高速捕捉摄像机拍到了这一幕,然后通过电视信号转播车,投放到了多家电视台。

    屏幕前的观众们看着这一幕,与现场众人一样,纷纷发出了惊呼:

    “刚才那是夜魔吗?看着好吓人!”

    “听说夜魔通常都会在晚上露面,白天的话应该不会有事。”

    “一定要小心,要顺利到达剧院,别被夜魔抓住……”

    此时,社交媒体上,“偶遇夜魔”的话题已悄然发酵。

    有人拍到了“夜魔”在街角一闪而过的模糊身影,有人上传了自己对着“求救纸条”的合影,讨论声浪随着入场观众的增多而愈发高涨。

    从踏入这片封闭街区起,所有人都像真的走进了电影里的末日世界。

    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紧张与好奇,等待着这场特殊首映礼的正式开启。

    尽管在场每个人都清楚,眼前一切不过是电影宣传噱头。

    那些“夜魔”是演员,街道的荒芜是精心布置的场景,所谓的“求救纸条”也只是道具师的手笔……

    但这丝毫没有削弱关注度,反而让这场首映礼营销热度持续飙升。

    毕竟封闭华盛顿两条街区来打造一场电影首映礼这件事,本身就足够震撼!

    消息早在几天前就传遍了全美,以至于眼下不仅媒体蜂拥而至,连不少普通民众都特意赶来街区外围围观,想看看“末日场景”究竟长什么样。

    社交媒体上,相关话题讨论量呈几何级增长,热度不输任何重磅新闻。

    这种沉浸式体验,让观众能在走进影院前就对电影产生了强烈代入感。

    即便明知是假,但那份身临其境的紧张与好奇,也足以让他们心甘情愿为这场“末日盛宴”买单。

    这也让尚未正式上映的《我是传奇》,顺利成为了全美的焦点话题。

    一路向前,街区两边遍地荒芜,夜魔的身影不断闪现。

    每隔一段距离,就会出现一块“安全区指引牌”,箭头指向华盛顿音乐剧院,牌面边缘处还故意做了磨损处理,像是幸存者们临时手绘而成,真实感瞬间拉满。

    现场人群热议不断:

    “穿过这条街区就能看到丹泽尔·华盛顿了吗?”

    “应该能,期待一下吧,我都好久没看到他主演的电影了。”

    “黑人拯救世界,想想就带劲!”

    “那当然,美国可不只有白人,没有我们黑人,哪有现在的美国?”

    一路有惊无险,数百人顺利进入剧院内部。

    此刻,剧场里已被改造成了电影主角的“安全屋”。

    墙面上贴满了泛黄的病毒扩散地图,密密麻麻的便利贴记录着零碎的幸存者信息,诸如“第三街区有物资”、“夜魔怕紫外线”等。

    舞台中央则立着复刻的武器架,仿真步枪、砍刀整齐排列,旁边摆着几盆精心养护的绿植,在昏暗光线下透着生机。

    背景里,“日常防御警报”的低鸣与“收音机杂音”交织,一瞬间便将人拉入了密闭的生存氛围。

    众人依照指引落座,但目光仍被周遭细节所吸引着。

    突然,全场灯光骤暗,只剩下“应急灯”发出幽绿微光。

    大银幕微微亮起,开始播放“病毒爆发后第1000天”的专属短片。

    画面里,丹泽尔·华盛顿独自坐在安全屋里,对着镜头喃喃自语:

    “第1000天了,收音机里的信号依旧只有杂音……这世上,真的还有其他幸存者吗?”

    话音刚落,一道低沉的声音突然从黑暗中传来,带着收音机般的电流感:

    “这里是幸存者广播,提问,现场是否有人相信,末日之后仍有希望?”

    主持人以“幸存者”身份现身,抬手示意。

    台下观众纷纷应声举手,现场镜头实时捕捉着一张张或坚定或动容的脸,投映在大银幕上。

    这一刻,仿佛全场所有人都变成了末日里的同路人,而关于#我是传奇幸存者#的讨论也随着转播扩散到了全网,再次引发热议:

    “上帝啊!这也太真实了!”

    “实景体验电影画面?我的天!今天能去参加首映礼的观众实在是太幸运了。”

    “等电影上映,我一定要去看,这场首映礼宣传也太酷了!”

    与此同时,电视屏幕前,《纳尼亚传奇》的发行团队已经看懵了。

    “一个电影首映礼而已,有必要做到这份上?”发行主管揉了揉眼睛,盯着画面里的“安全屋”布景,语气满是难以置信。

    旁边的策划助理张大了嘴:“封闭街区就算了,剧场里还搞成这样?连背景音都是电影里的警报声……这构思也太夸张了吧!”

    “关键是那个互动环节,”另一位成员指着屏幕上观众举手的画面,“让所有人都觉得自己是‘幸存者’,这传播力简直了!咱们之前想的路演、访谈,跟这比起来简直像过家家。”

    “这方案是谁想出来的?”有人忍不住追问,“华纳什么时候有这么厉害的发行天才了?”

    “谁知道?这么牛的方案,估计只有业内顶级团队才想的出来吧?”

    团队里一片惊叹,原本对《我是传奇》的轻视彻底消失,只剩下了对这场“降维打击”式营销的震撼。

    他们突然意识到,这个冬天的票房之争,恐怕远比想象中难打得多!

    然而,很快他们就发现,眼前这些仅仅只是前期预热,真正的“大招”还在后面!

    就在现场沉浸在“幸存者共鸣”的氛围中时,剧场入口处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

    丹泽尔·华盛顿身着电影中“内维尔”的标志性工装服,肩头挎着道具步枪,手里紧握着一本泛黄的“幸存者日志”,一步步走向舞台中央。

    “各位幸存者们!”他的声音带着角色特有的坚毅,“根据安全屋档案记载,病毒爆发前,我们预留了1000个‘末日生存包’,藏在全美各地。

    现在,我将正式发布任务!”

    他翻开日志,身后屏幕上则同步出现了任务详情:

    一:官方将在首映礼结束后发布首批线索,包含病毒扩散数据图、城市废墟坐标等,需解读线索锁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