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71、过审了!人这一辈子,就是为了实现吹出去的牛!(求月票)  我一个三金导演十项全能很合理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171、过审了!人这一辈子,就是为了实现吹出去的牛!(求月票) (第1/3页)

    电影总局坐落在首都中心地带,毗邻着古色古香的胡同与现代化写字楼,灰墙红门透着庄重,门前的石狮子无声守护着这片见证中国电影起伏的地方。

    吕睿在02到03年那会,还经常来这儿跑审批。

    不过自从睿视界成立后,这类跑腿的事便交给了底下人。

    到了总局门口,刚停稳车,吕睿推门下了车,就见几个熟人已经到了。

    韩三坪、任忠伦,还有西影副董孙义安。

    只是此刻,孙义安身边又多了位陌生的中年男子,身形挺拔,眼神沉稳,一看就是常年身居高位。

    等吕睿走近,孙义安向前迎了一步,主动介绍道:“吕导,这位是我们西影的董事长,张丕明。”

    “张董好,久仰。”吕睿伸出手。

    他跟这位虽然不熟,但却知道,这段时间西影之所以能持续出力帮忙,都是这位在背后下的指令。

    张丕明反握住他的手,爽朗一笑:“吕导真是年轻有为,你的片子我都看过,拍的属实厉害!”

    “张董过奖了,您能带领着西影发展至今,主持成立咱们国内首家股份制电影制片公司,才是真的厉害。”

    两人热情寒暄着。

    旁边的韩三坪和任忠伦虽未出声,但心里思绪却翻涌不休。

    西影现在的股份制效果非常不错,拉拢到了不少资金。

    如果不是地处偏僻,政策落实不到位,中影和上影想后来居上简直是痴心妄想。

    这让两人心中都有些意动。

    既然前面已经有人带路了,那么中影和上影能不能也往股份制公司的方向发展,乃至于谋求上市的机会呢?

    寒暄过后,几人便往楼里走去。

    韩三坪显然对这地方熟得很,一路走在前面,轻车熟路地带着几人来到一间标注着“局长”的办公室门外。

    他抬手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一声清亮的“进”。

    几人鱼贯而入。

    办公室里宽敞明亮,书架上整齐码着文件与书籍。

    韩三坪率先走上前,笑着对主位上的人说:“童局,人给您带来了。”

    随即,他又转向吕睿,介绍起了办公室内的两人:“这位是童钢,童局长;这位是张洪森,张副局长。”

    吕睿连忙上前,很识趣的先向童钢伸出手:“童局好,我是吕睿,常听韩总提起您。”

    童钢起身握住他的手,笑容温和:“小吕导演年轻有为啊,你的《飓风营救》我可是去影院看了,拍得有力量,有想法!咱们国内就需要你这样敢闯敢试的年轻导演……”

    寒暄几句,吕睿又转向张洪森,握手道:“张副局长好。”

    张洪森拍了拍他的手背,语气热情:“吕导不用多礼,你的片子我也关注很久了,从《消失的爱人》到现在,一部比一部有进步,尤其是在海外市场的突破,给咱们中国电影长了脸!”

    观察着这两位掌握着国产电影“生杀大权”的一二把手的态度,吕睿暗自松了口气。

    看来今天确实如韩三坪所言,有好消息,否则两人不可能会这么热络。

    随后,孙义安、任忠伦、张丕明三人依次上前问好。

    相较于韩三坪,他们在局里的面子显然没有那么大。

    不过想想也正常,毕竟韩三坪之前曾是一把手带出来的,反观其他人则交际甚少。

    但吕睿此前也得到过一些消息。

    任忠伦好像跟局里审核部门那边的许多人交际不浅,这也正是上影出品的电影内容大多都比较“大胆”的原因。

    有利就有弊。

    这不,搞得太大胆,外国片进口权就一直拿不到,反而促成了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