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国有国法、行有行规,本地势力实在是太没有礼貌了(求月票) (第2/3页)
会投资华宜,助推华宜兄弟踏足上市的征程,并从中牟利。
哪个商人不是野心勃勃之辈?
这群投资人经过分析后得出结论,只要华宜能上市,好处大大的有,获利绝不会少!
所以,关于影视这块的业务,王仲军索性全权交给了王仲磊负责,他自己则将目光放在了其他地方。
想上市,仅仅只靠“影视”,他觉得基本盘还是不够扎实,风险太大。
万一公司这边刚结束几轮融资,正在筹备IPO时,突然又发生了一次像此前王京花叛逃那样的局面,岂不是直接功亏一篑了?
所以,在经过多方商讨、研判后,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从今天开始,华宜要逐步迈上“去影视单一化”的征程,朝着更多元的方向迈进,迈步开拓新未来!
…
圈内其他公司自然不清楚华宜的野心勃勃,大家此刻都还在议论《新世界》的选角与后续。
“这个演员阵容的出现,应该算是彻底撕开了港圈的遮羞布吧?”
“不仅如此,还把他们的‘圈内地位’打下去了一大截。”
“我感觉睿视界和英煌合作的这个项目,成功率绝对不低。”
“中影接下来以后可以适当给英煌倾斜一些政策上的优待,杨授程亲近内地这一点,非常值得提倡和鼓励。”
“编剧又是吕导,之前他拿了香江电影金像最佳导演后,好像就被港圈那边孤立了,所以这项目的成立,会不会和之前的恩怨有关?”
如果说内地这边多是好奇、震惊、狐疑、诧异,那么港圈对于《新世界》选角阵容的第一印象则是:愤怒!埋怨!十分的不满!
港圈内部会议上,一位老前辈拍着桌子怒斥,语气满是愤慨:“这个杨授程到底是怎么回事?居然会答应做这种项目!”
向哗强坐在一旁,语气复杂:“很显然,是因为利益驱使。”
话音刚落,会议室一时间竟直接陷入了沉默。
前不久,《太阳照常升起》在戛纳卖出了高额版权费,又是拿奖、又是搭上姜闻、中影的线,让英煌在港圈一时风头无两。
开拓内地市场、合作内地大导演、项目狂赚,这样的好事哪个公司能不眼红?
向哗强自己心里也馋得很,甚至已经有了决定。
接下来,他也必须得抓紧开拓内地市场。
老话说的好:一步先,步步先。
如今香江电影肉眼可见地走向衰落,还守着老规矩不放,简直是自寻死路。
英煌和安乐眼下都在大步往内地闯,成绩斐然。
而他们这些观望者要是继续犹豫,恐怕迟早会像嘉禾一样,落得个被橙天打包收购的下场。
“可也不能让内地演员压我们一头啊!”又一位老前辈不服气地反驳,“传出去,我们港圈的脸面往哪放?”
众人纷纷转头看他,虽没吭声,但心里却都有各自的算计。
脸面这玩意,难道还能当饭吃?
看看嘉禾现在的窘境,再瞧瞧英煌拿到的资源,孰轻孰重,大家心里自有判断。
这些年港片市场持续萎缩,好剧本、好资源越来越少,不少艺人都开始往内地跑,可真正能站稳脚跟的根本没几个。
英煌这次看似“让步”,实则是拿到了和睿视界合作的入场券。
谁都知道,吕睿手里握着多少好项目,能搭上这条线,比守着所谓的“脸面”有用多了。
可这些话,压根没人敢直白地说出口。
毕竟两年前大家还信誓旦旦的准备联手反制内地,还说要靠内地的项目和资源养自己人、培养新生代。
现在要是说“扛不住了,想低头”,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众人各怀心思,可几位老顽固却全然不管这些,满脑子只想着丢了脸面,必须得找补回来的念头。
见没人接话,有人转头看向吴宇:“别家公司眼下没新项目,你不是和中影合作了《赤壁》?可不能学杨授程那套!”
吴宇闻言立刻坐直身子,语气斩钉截铁:“各位放心!《赤壁》的核心主演我早定好了,全是港台艺人,内地演员顶多安排几个配角。
我绝不会让内地演员压过我们港圈的风头,一定守住咱们的底线!”
这话一出,桌上几位老头的脸色顿时缓和不少,连连点头:“这才像话!”
“可《新世界》那边怎么办?总不能任由他们这么折腾吧?”又有人开口,语气带着不甘。
话音刚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