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27、驱狼吞虎,坐收渔翁之利!(8000字,求月票)  我一个三金导演十项全能很合理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227、驱狼吞虎,坐收渔翁之利!(8000字,求月票) (第3/3页)

坦诚,吕睿心里有了几分松动,但依旧保持着冷静:

    “我想知道,除了资金,索尼哥伦比亚还能提供什么支持?毕竟《环太平洋》是中外合拍,涉及特效、发行、演员协调等多个环节,单靠资金支持可不够。”

    马特立刻回应:“这点你放心,特效方面,我们可以协调索尼旗下的Imageworks特效工作室,他们参与过《蜘蛛侠》系列的制作,技术实力有保障。

    发行方面,我们的全球发行网络能为电影争取更多排片,尤其是在亚洲市场,我们有成熟的渠道,能更好地对接华语观众。

    演员方面,我们也会帮忙联系合适的外籍配角,配合你的选角要求,甚至可以与经纪公司协调,要求降低部分演员的片酬,压缩制作成本……”

    不得不说,索尼哥伦比亚给出的条件确实很有诚意,但吕睿依旧没有急着答应:

    “马特,你的提议我需要回去和团队商量一下,毕竟这涉及到项目后续的整体规划,不能由我一个人拍板,给我两天时间,我会给你答复。”

    马特也知道,这种级别的合作不可能一次谈成,便点了点头:

    “没问题,Lv,我等你的消息,但我必须再强调一次,我们真的很重视这次合作,也相信你的眼光,希望能有机会再次和你一起做出一部成功的电影。”

    两人又聊了几句细节,便准备结束会面。

    不过在起身时,吕睿忽然想起什么,“对了,马特,你有没有想过重新找一份工作?比如来瑞兴影业发展?”

    这段时间的接触,让吕睿觉得眼前这位是个难得的人才。

    有能力、敢拼敢闯、做事又细致靠谱。

    这种爱岗敬业、对工作充满热情的特质,正是老板们最青睐的。

    如果能把他挖到瑞兴,无论是电影项目把控还是海外发行,都能多一个得力助手。

    马特显然没料到吕睿会突然提出这个问题。

    愣了一下后,他才反应过来,语气委婉地拒绝:“谢谢你的认可,Lv,但我目前还没有离开索尼哥伦比亚的打算。

    这里给了我成长的机会,也有我熟悉的团队和资源,暂时不想变动。”

    吕睿倒也不意外,笑着点了点头:“没关系,我就是随便问问。”

    索尼哥伦比亚可是好莱坞六大之一,平台比瑞兴影业大得多,对方不想离开也正常。

    他心里清楚,现在的瑞兴还不足以吸引马特这样有才华的制片人跳槽。

    不过没关系,以后有的是机会。

    只要保持联系,等瑞兴发展得更壮大,说不定就有了合作的可能。

    两人很快走出咖啡馆。

    分别前,马特又特意叮嘱了一句:“Lv,记得尽快给我答复,我们都很期待你的消息。”

    “好。”

    吕睿点头应下,望着他离开的背影,当即掏出手机给彼得打去电话。

    等电话接通,他先将马特今晚提出的条件复述了一遍,随后直奔主题:

    “你现在立刻把索哥伦比亚提出的这些条件,原原本本地告知给华纳兄弟和二十世纪福克斯的对接人,不用隐瞒相关细节。”

    “啊?”彼得握着电话的手顿了顿,有些没反应过来,“为什么要这么做?这……这不是把咱们的底牌亮给竞争对手了吗?”

    吕睿轻笑一声,语气里带着几分胸有成竹:“这招在我们华夏,叫做‘驱狼吞虎’。

    索尼主动抛出橄榄枝,咱们正好用它当诱饵,让华纳和福克斯意识到,要是再不表态,份额就要被别人抢走了。

    他们本就对《环太平洋》有兴趣,只是顾虑风险迟迟不松口,现在有了索尼的压力,反而会更快做出决定,而且大概率会给出比索尼更优异的条件。”

    电话那头的彼得瞬间恍然大悟,声音都雀跃起来:

    “原来是这样!Lv,这招太妙了!如果是这样,既不用咱们主动催,还能让他们主动抬价……”

    “赶紧去办吧,”吕睿特意叮嘱,“记住,态度要中立,就说只是同步一下其他公司的意向,别让他们察觉到咱们在刻意引导。”

    “好!我现在就去发邮件,保证办妥!”彼得连连保证,语气里满是干劲。

    今天又学到了一招实用的谈判技巧,他觉得自己跟着吕睿,似乎每天都在飞速成长。

    这种感觉实在是太棒了!

    …

    第二天一早,彼得便按照吕睿的要求行动起来。

    华纳兄弟和二十世纪福克斯的对接人在收到消息后,不出所料,立刻紧急召开了内部会议。

    华纳兄弟的会议室里,高管们看着索尼的条件,争论不休:

    “4000万美元拿20%,还附赠特效和发行支持,索尼这次是真下血本了,咱们要是再犹豫,项目份额可就没了。”

    有人皱眉反驳:“可风险还是存在啊!中外合拍、中国主咖,万一北美市场不买账怎么办?而且咱们已经投了《斯巴达三百勇士》,再投4000万美元,资金压力不小。”

    “但错过这个项目,可能就错过机甲科幻这个新赛道了!”支持合作的一方据理力争,“吕睿之前的《我是传奇》《致命魔术》都没失手过,他的眼光值得信任。”

    “要不咱们稍微提一提条件?比如4200万美元,同时要求增加华纳在亚洲市场的发行分成?”

    “这样的话,倒是可以试试……”

    二十世纪福克斯的讨论也大同小异,最终同样决定“加码试探”。

    他们提出了4500万美元拿下20%份额,同时表示可以让工业光魔特效团队优先服务《环太平洋》,但同时却又要求共享部分海外版权收益。

    彼得第一时间将这两家的新条件转述给了索尼哥伦比亚。

    马特收到消息后,立刻跟公司高层继续沟通。

    相较于华纳和福克斯,索尼本就对《环太平洋》更热衷,也更看重与吕睿的长期合作,咬咬牙便决定再次加码:

    “5000万美元拿下20%份额!另外,宣传资源给足,全球主要市场的海报和预告片投放,索尼负责30%。

    选角方面,我们可以帮忙联系一线演员客串,后期制作也能提供索尼的调色工作室支持……”

    这个条件一抛出,华纳兄弟和二十世纪福克斯顿时退缩了。

    华纳刚和瑞兴影业达成了《斯巴达三百勇士》的合作,不愿意再承担过高风险。

    二十世纪福克斯则更专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制作,也有些纠结……

    最终,双方面对索尼哥伦比亚提出的新条件,正式选择了退出。

    至此,《环太平洋》20%的份额,被索尼哥伦比亚以5000万美元的价格成功拿下,还附加了宣传、发行、特效、选角等一系列优厚条件。

    这一波“驱狼吞虎”,吕睿不仅轻松敲定了合作方,还让索尼主动提升了投入,真正做到了坐收渔翁之利。

    签署合约那天,他倒是全程表现得平静从容,仿佛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马特则略带纠结。

    毕竟条件给得太高,项目若失败,他要承担不小的责任。

    影视市场是很现实的,获得成功后,资本便会愿意给予更多支持。

    但要是惨遭失败,再想接到新项目可就难了。

    唯独彼得在一旁看着吕睿,满眼都是崇拜与感慨!

    在他看来,吕睿用出来的这一招也太牛了!

    不费吹灰之力就让几家公司互相竞争,最后还能拿到最优条件。

    这谈判手腕,简直令他大开眼界!

    …

    合约签署完毕的第二天,吕睿便收拾好了行李,没有在好莱坞过多逗留。

    《环太平洋》后续的特效对接、演员试镜协调等工作,他已经全权交给了彼得和马特共同负责。

    前者熟悉瑞兴影业的运作,后者掌握索尼的资源,两人搭档足以应对前期筹备。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他乘坐的航班低调降落在了香江国际机场。

    走出航站楼,他一眼便看到霍纹希正站在出口处,一身干练的黑色西装,依旧是那副雷厉风行的模样。

    远远的看到吕睿,霍纹希连忙快步上前,自然地接过他手中的行李箱:

    “吕导,一路辛苦了,杨董让我代他向您问好……车子已经在外面等候着了,我先送您去酒店放行李。”

    “好。”吕睿点点头,一边跟着她往外走,一边问,“《新世界》最近拍摄还顺利吗?”

    “挺顺利的,没遇到什么麻烦……”

    两人边走边聊,很快便到达了机场出机口。

    然而下一秒,看着外面的情形,吕睿不由得一愣。

    这欢迎的阵仗……未免也搞得太大了些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