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我向来不喜情爱(4k) (第1/3页)
投靠魏党这件事,王若英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早有心理准备。
作为王家族人,她自然也了解当“叛徒”的后果。
古人云“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有不少王家女嫁出家门,心向夫家,这种“背叛”算是情有可原,一般不会如何。真吵起架来,道义也不一定站在王家一方。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王家决定联姻之时,就有存在送人过去,维持两家关系的考量。王家女嫁过去已经算完成了任务,后续她怎么做,无非是多赚少赚的问题。
但是,像王若英这样既不帮王家,也不帮邹家,反而是投靠魏淳,替魏党做事的“背叛”,属于是背叛了王家所在的党派阵营。
公然和家族利益作对。
相当于“叛国”。
对于这种背叛,最好的结局是“给个痛快”或者“发配三千里”。至于其他折磨人的残忍法子,五姓同样有千年智慧,可以让人生不如死。
在如此大的压力下,王若英这些年,并没有像她的许多姐妹那样,放弃修行家传道脉,反而一直在稳中有进。
直达四品!
王若英身上的四品修为,便是她敢直面王令沅的底气。
贵女是四品,她也是四品,大不了鱼死网破,总好过她一个人被家族捉拿羁押。
然而,王令沅面对王若英的威胁,却几乎没有任何反应。
她檀口微张,一字一句,声音不大,但吐字清晰:“堂姑应该了解我父亲,我父亲行事最为稳重,他既然派我来京,便是认可我能够单独处理此事。若英堂姑,放弃幻想,不要做无谓的抵抗。”
王若英听到王家贵女提及她的爹,顿时惨笑一声。
贵女确实没说错,王家家主是保守稳重且精于算计的性格,此番来京,定是做足了准备,不可能放任贵女深陷险境。
不动手,姑侄之间还能落个体面,动了手,便连最后的遮羞布都保不住了。
武力行不通,王若英便开始尝试攻心。
“贵女既然提起我的姐姐,看过我姐姐诗词,那么我姐姐当时所面临的处境,贵女想必应该知晓。”
王令沅没说话,等着王若英的下文。
经过刚才激动的表现,现在的王若英反而可以平静下来,她双手放在身前,恢复成常人印象中的,京城贵妇的模样。
“贵女或许不知道,妾身刚来邹府的时候,是十八岁,与现在的你,是一般年龄。当时,若清姐姐刚死不过半年,我便已经代替姐姐来到了此地。若是换做贵女如此,不知贵女大人又会作何选择?”
王令沅不答。
王若英于是继续说:“当然,贵女的姐姐更有勇气,早早就逃婚了,不像我的姐姐那样被逼入绝境,对吗?”
王令沅还是不说话。
她姐姐的事情,是王家十几年前的八卦,当时她年纪尚小,家里人对此事讳莫如深,她知道的不清楚,不明确。她只知道姐姐现在人还活着,应该是拜入云庐书院,得了书院院长的庇护。
“未经她人苦,莫劝她人善。”王若英看向王令沅,道:“不知贵女懂不懂这个道理?”
面对自家堂姑的贴脸开大,王令沅一如既往地平静,道:“堂姑不必如此为自己开脱,你的事情我……”
“我没有开脱!我只是想告诉贵女,我姐姐郁郁而终,我曾尝试为她正名伸冤,但无人在乎。如今我来到这京城的瓦舍之下,浪费年华,与一个毫无感情的人委曲求全。看似风光,其实恶心得想吐。”
王若英越说越起劲,仿佛这些话她憋在心里许久许久,一直没有机会发泄出来:
“贵女今日抓我,我无话可说,但我想告诉贵女的是,贵女还没成婚吧?今日发生在我身上之事,日后定会发生在贵女身上。兴许贵女好运,能像你姐姐似的躲过一劫,但你的女儿,你的孙女,总会有那么一天的。到了那个时候,你还要如今日这般,手刃你自己的血脉子嗣吗?”
王若英一口气说完心中所想,却发现对面的王家贵女,居然眼神散漫,似乎注意力并没有放在她的身上。
这让她原本已经释放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