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人与环境!惨痛的例子摆在眼前! (第2/3页)
好的环境快速恢复,不会像北方那样,一灾就是数年,一乱就是千里。”
说到这里,朱高炽的目光落在朱元璋与朱标身上,语气愈发恳切:“孙儿提议移民辽东,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辽东地域广阔,森林茂密,河流众多,自然环境比南方还要优越,可人口却不足十五万,大片土地闲置。”
“若是将北方三省的无地农户、流民迁到辽东,好处是实实在在的两方面。一来能从根上缓解三省的人地矛盾——现在陕西、河南、山西很多地方,一户人家守着两三亩薄田,收的粮食连自己都养不活,为了争一块能种的坡地、一口能浇田的水井,邻里之间打架、宗族之间械斗的事屡见不鲜;一旦遇到灾荒,地里没收成,没地的农户只能去抢、去逃,最后要么成了流民,要么跟着乱匪闹事。迁走一户,就少一户抢地的人,少一户灾年时需要救济的人,三省的官府不用再为了分配土地、赈灾粮发愁,地方治安也能安稳不少,这是从根源上减轻三省的压力。”
“二来能真正开发辽东的土地与资源——辽东有大片肥沃的黑土,现在只开垦了万余亩,剩下的土地要是都种上土豆、玉米,每年能多收几千万斤粮食,足够养活几十万人,到时候辽东不仅能自给自足,还能往内地运粮,成为大明的‘北方粮仓’;而且辽东的森林里有优质木材,山里有铁矿、煤矿,移民过去后,农户种地,工匠开矿、造船,既能充实辽东的产业,又能让辽东的防御工事更坚固,成为抵御草原部落的屏障。”
“这真不是折腾百姓,而是给他们一条活路啊!北方三省的无地农户,留在原地要么饿死,要么等着灾荒来了逃荒;流民更是居无定所,朝不保夕。迁到辽东,他们能有自己的田、自己的房子,还能免五年赋税,不用再担心没饭吃、没地方住。对大明来说,既少了北方三省的流民隐患,又多了一个富饶的辽东,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怎么能说是折腾呢?”
这番话在当时的时代,堪称超前——此前朝堂讨论移民,无论是洪武三年的山西移民,还是往北平、宣府等地的迁徙,核心出发点始终围绕“填补边境空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