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钦差失踪,秘岛定计 (第1/3页)
大梁天德二十年,五月十八。
对杭州城的官员和士绅而言,最近三日发生的事情,堪称魔幻。
第一个事情是,钦差大人在五月十五这一天,忽然带队出了杭州城。
一声招呼都没跟人打。
好吧,平常钦差大人离开也不跟人打招呼。
但这一次,据说连钦差队伍之中的副使都不知情,杭州卫的钦差心腹也不知道钦差大人到底去了哪儿。
第二个事情是,杭州知府杨志鸿,借着钦差的“令箭”,忽然拿下了自己的“左膀右臂”,一个杭州同知,一个杭州通判。
反倒是原本就跟杨志鸿那帮人不对付的杭州府推官郭万里,却得保平安。
这样一来,杭州府衙主要官员,杨志鸿手下就没有什么得力干将了。
在旁人看来,杨志鸿这动作,跟一个男人挥刀自宫没什么区别,登时引起了一片惊疑。
等到许多参加过当日西子台那场宴会的杭州头部士绅们传出消息,说这是钦差大人的意思,杨大人那是无奈照办之后,众人心头的惊疑不仅没有消退,反而愈发强烈了。
因为如果钦差一句话,就能让杭州知府做到这个地步的话,那是不是就意味着杭州城要彻底变天了呢?
那如果杭州城要变天了,自己是不是可能会有些机会呢?
这样想的人不少,他们也不蠢,对许多家族的掌舵者,或者野心家而言,变化,既是风险,也是机会。
古往今来,要想获得非常规的跃升,那就得抓住那些非常规的机会。
许多人,都暗暗将目光投向了钦差的方向。
然后就诞生了杭州城第三个魔幻的事情。
钦差居然失踪了。
当然这不是说真的失踪,而是杭州城上上下下,从杭州府衙到杭州卫所,再到钦差行辕属官,没有一个人知道钦差大人到底去了哪儿。
钦差大人曾告诉属官们说他去了定海,结果定海那边传来的消息是钦差大人压根就没到过定海。
一个大活人,带着上百名精锐且信得过的武士,就这么杳无音信了。
当然,像杭州知府杨志鸿、江南商会会长朱俊达这些站在整个杭州最顶端的人自然是知道,齐政离开的时候,还带走了停在杭州湾的武昌卫三千水师,不会真的被麻匪劫了。
但这反而让他们更慌了。
你一个朝廷钦差,偷偷摸摸跑不见了,还带着三千水师,你要干什么?
不会明天早上起来,越王的脑袋就挂在杭州城头上了吧?
好在,这位年轻的侯爷终究并没有那么不讲武德。
就在这天下午,从定海送来了钦差大人的急信。
盖着钦差大印的公文上,白纸黑字地写明白了,钦差大人是有公务在身,眼下正在近海巡视,安全无虞,让杭州地方各安其职,不得有误。
看见这一封公文,杨志鸿与朱俊达都急眼了。
巡视你带什么水师啊!
找个理由都这么敷衍!
这果然是冲着掀桌子去的吧?
二人慌忙找到了已经返回杭州坐镇的荀先生。
而荀先生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登时精神一振。
然后,这个振奋便悄然消退,脸上露出几分深深的疲惫和痛苦,“准备车马,老夫又要回镜湖一趟。”
就在荀先生朝着镜湖赶去的同时,在舟山岛与双屿岛之间的大片群岛之中的某处不知名小岛上,齐政此刻正安坐在一张桌子前,神色平静地看着面前的两个男人。
一个中年文士,一个粗豪壮汉。
衣著绫罗,却盖不住身上的草莽气质。
他淡淡一笑,伸手微让,“远来是客,坐下说话。”
按照大梁如今的社会等级观念,以他们的身份,原本是没资格和如今的齐政对坐的。
但一来齐政并不在乎这些,二来这两位本身也是曾经游离在社会秩序之外的人。
所以,齐政让他们坐,他们也就真坐了,齐政也没有生气。
可刚等他们落座,齐政的第一句话就让两人仿佛屁股下面长了针,坐立不安了起来。
“二位,本官说句实话,你们岛主这事儿,办得太小家子气了。”
如果换了旁人,敢这么说自己大哥,双屿岛的二当家估计就是拍案而起了。
但当他看着齐政身后的护卫,尤其是站在齐政身旁,巴掌跟蒲扇一样的那个壮汉,这位号称天不怕地不怕的二当家也怂了,张了张嘴,没敢反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