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8章 竹林庇护营地  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328章 竹林庇护营地 (第2/3页)

竹子内部的水分在瞬间被高温气化,从凹槽的缝隙中喷出一股股白色的蒸汽,并伴随着浓烈的焦糊味。

    被木炭直接接触的竹壁,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黑、碳化、下陷。

    林予安夹着木炭,像使用一把会移动的烙铁,沿着那道环形凹槽,缓慢而稳定地移动。

    每当木炭的温度下降,就把它丢回火堆里再充电,再夹起一块烧得很旺的木炭继续作业。

    这个方法的效率很高,但即便如此这也是一场耐心与高温的较量。

    林予安不断地更换着冷却的木炭,再夹起新的木炭,周而复始。

    时间在专注中流逝了近一个小时,那道环形凹槽已经被他硬生生地烙出了一道深达一指的焦黑碳化层。

    他用石矛尖再次戳了戳,大量的焦炭簌簌落下,露出了里面已经变得干燥发黄、结构被严重破坏的竹纤维,判断时机已经成熟。

    林予安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膝盖。走到那根竹子前双手握住,以烧灼的火环为轴心,开始反复地向一个方向用力推压。

    “吱嘎——吱嘎——”

    竹子发出了不堪重负的呻吟声,那些被高温破坏了结构的内部纤维,在他的力量下开始一根根地被拉断。

    每一次推压,断裂的声音就更响亮一分。

    终于,在他最后一次用尽全身力气猛地向前一推时,“咔啦!”

    伴随着一声纤维被彻底撕裂的脆响,那根巨大的竹子,应声而断!

    上半部分缓缓地向一侧倾倒,最终重重地砸在地上,激起一片飞扬的竹叶。

    “好了,最难的一步完成了。”他喘了口气,脸上却丝毫没有放松。真正的精加工,现在才开始。

    他将那根倒下长达数米的竹竿拖到开阔地,这里就是他的露天工坊。

    开始规划如何最大化地利用这段来之不易的材料。

    目测了一下竹竿的长度,挑选了中段最笔直,竹节间距最长的两节,“储水筒需要尽量长,容积才大。”

    林予安再次拿起石刀,在预定要切割的竹节的位置,用力刻划出新的环形凹槽。

    然后回到火堆旁,继续夹起一块烧得通红的木炭,开始了新一轮的烙印作业。

    由于这次是在地面上操作,他可以多块木炭同时操作,烙印的速度也快了一些。

    很快第一个切割点被烧穿,他又在下一个竹节处,重复了同样的操作。

    一个多小时后,一段长约八十厘米,包含两个完整竹节的完美竹管,被他成功地分离了出来。

    “中间的竹节必须打通。”他将竹管竖在地上,然后找来一根长而坚硬的直木棍。

    从竹管的一头插进去,对准中间那层薄薄的竹节隔膜,用力向下一捅!

    “噗!”

    一声闷响,隔膜被干净利落地捅穿。

    他将木棍抽出,倒出里面的碎屑,一个大容量可以轻松背负在身后的长竹筒诞生了。

    接下来,是今晚烹饪的关键—竹锅。

    挑选了竹竿最粗壮的基部,这一段的竹壁最厚也最耐烧,他需要的是一个由竹节天然封底的容器。

    于是,紧贴着一个粗壮竹节的上方,刻划出切割线。

    这一次他只烙印一个位置,当这根短粗的竹段被分离下来后,就成了一个底部由厚实竹节完美密封的竹锅。

    此时,太阳已经开始向西倾斜。

    他坐在地上,身边摆放着一长一短的两个新作品。拿起那块锋利的燧石片,开始了最后的打磨工作。

    燧石片的侧刃像一把刮刀,刮削着每一个竹筒焦黑粗糙的断口边缘。

    碳化的竹屑和被撕裂的竹丝,在他耐心的刮削下纷纷脱落。

    又用一块粗糙的砂岩,对刮削过的边缘进行反复打磨。这个过程像是在为一件艺术品进行最后的抛光。

    最终,所有容器的边缘都变得光滑圆润,再也感觉不到一丝毛刺。

    整个伐竹和制筒的工作,耗费了他超过三个小时的时间和大量的体力。

    但当他将第一个崭新的竹筒在清澈的溪水中灌满,感受着那清凉的溪水和竹筒沉甸甸的分量时,他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拥有了真正的、可以加热的容器,林予安的安全感和对未来的掌控力,瞬间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档次。

    林予安提着那个被他当作锅的青绿色的竹桶,从溪流中舀了半桶清澈的溪水。然后回到了那个还在散发着余温的火堆旁。

    “好了,伙计们,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他对着镜头,脸上带着一丝神秘的微笑。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把一个竹筒放在火上烧,它会立刻变成一截焦炭。”

    “现在我就要向你们展示一下,古老的智慧是如何利用最基础的物理学原理的。”

    他没有把竹锅直接丢进火堆,而是用几块石头,在火堆旁搭出了一个简易的灶台。

    随后才小心地将竹锅平稳地放了上去,让它的底部主要被下方最炽热的木炭烘烤着。

    “用竹子烧水的核心秘密,在于我们脚下这个星球上最神奇的物质—水。”他一边观察着火候,一边开始了他的科普。

    “简单来说,水是一个吸热狂魔,火焰传递给竹壁的热量,会立刻高效地被内部的水吸收掉,快到竹子自己都来不及反应。”

    “其次是热量平衡的原理。”他用一根小木棍,轻轻拨动了一下炭火,让热量更均匀。

    “竹子的燃点,大约在250到300摄氏度。但是只要这个竹锅里有水,水的沸点就是100度。”

    “这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