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64【帝怒】  相国在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164【帝怒】 (第2/3页)

廷的难处,并且争先恐后愿为陛下分忧,一应安排已经着手。”

    宁珩之的语调不紧不慢,随即略显迟疑道:“只是据许观澜最近的急报来看,两淮盐运司今年的认窝大会困难重重,恐怕会延后一段时日。”

    天子皱眉道:“为何要延后?”

    宁珩之用余光看了一眼沈望,缓缓道:“启禀陛下,扬州同知薛淮一到任便夺占知府谭明光的职权,随即对境内官绅展开大规模的审查问罪,将扬州一地弄得人心惶惶。若仅如此倒也罢了,毕竟新官上任三把火,薛淮又是年轻冲动的年纪。但他接下来对两淮盐商穷追猛打,种种小题大做之举令许观澜苦不堪言,认窝大会亦难以推行。”

    “这个愣头青……”

    天子面露不悦,同时又有些奇怪。

    先前他明明告诉过陈琰,让这个江苏巡抚盯着薛淮一些,莫要干碍到盐政和漕运,为何薛淮还能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宁珩之继续说道:“陛下,薛淮虽然只是扬州同知,但他和一般官员不同,陈琰和窦贤等人对他终究不能太过强硬。”

    这句话精准地解答天子心中的疑惑。

    他转头看向恭敬肃立的沈望,沉声道:“沈卿,你如何看待此事?”

    因为宁珩之的提醒,天子意识到薛淮这样的刺头在京城还会被压制,在江南可谓真正的少年显贵,即便薛明章已经过世多年,他还有一位担任工部尚书且有可能入阁的座师,陈琰等人不到万不得已,定然不会强行刁难薛淮。

    沈望沉稳地说道:“陛下,薛淮行事或有操切之处,但稽查不法、整肃吏治,本就是他分内之事。盐课乃国朝命脉,两淮又为重中之重,多年积弊,非雷霆手段难见成效。许运使所言认窝大会困难重重,其根源或许并非薛淮清查之举,而是自身难安,故而焦灼。”

    宁珩之眼底精光一闪。

    沈望履任工部尚书将满一年,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一方面他用水磨功夫调整下属官员,逐步树立衙署清正之风,另一方面他让人稽核各司往来账目,剔除那些明显超额的出项,实打实为朝廷节省不少开支。

    这样的对手显然不是欧阳晦那种老官迷可比,今日他面对天子暗含雷霆的质疑,一番话极其巧妙地转换了焦点。

    仅仅是“多年积弊”和“自身难安”这八个字,便将天子怀疑的对象成功转为两淮盐运司。

    认窝大会迟迟无法举行,究竟是薛淮的动作太激烈以至于民心不稳,还是盐运司那帮人拼命想要捞取私利?

    宁珩之趁天子还未表态,不疾不徐地说道:“沈尚书所言皆有道理。然为官之道贵在通权达变,尤执掌地方实务者,更需审时度势顾全大局。盐政涉及商引、漕运、民食、国库,牵一发而动全身。薛淮锐意除弊之心可嘉,但急于求成不分主次,致使盐运阻滞,盐政若大崩,动摇的可不仅仅是扬州一地啊。”

    “元辅老成谋国,通观全局,下官受教,稳定盐漕确为当前之急务。”

    沈望语调平和,然而接下来的陈述却锋芒尽显:“值此秋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