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71【惊天】  相国在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171【惊天】 (第1/3页)

    那一声高呼如同惊雷,瞬间炸响在凝滞的空气里,盖过锦绣街上所有的喧哗。

    只见一队彪悍的抚标营亲兵手持江苏巡抚衙门令旗,如旋风般席卷而来,迅速排开挡在前方的人群,清出一条通路。

    队伍中央,身穿二品锦鸡补子官服的江苏巡抚陈琰策马前行,在数名亲随的护卫下进入场间对峙的中心圈。

    陈琰乃是首辅宁珩之的同年和同乡,两人都是浙江杭州府人氏,因为这层紧密的关系,他身上一直有着鲜明的宁党烙印。

    其人年近六旬,形容矍铄,一张国字脸愈显威严。

    他目光如电,飞快扫过眼前剑拔弩张的两方阵营——一边是扬州府衙门差役和巡检司弓兵,领头那个神情坚毅的年轻人便是扬州同知薛淮;另一边则是杀气腾腾的盐运司直属盐兵,簇拥着脸色沉肃的两淮盐运使许观澜。

    “真热闹。”

    陈琰面无表情地吐出三个字。

    许观澜和薛淮上前见礼,而先前一直紧闭的刘府大门忽地打开,老态渐露的刘傅带着刘许和几名晚辈子弟踉跄而出,直接跪拜道:“草民刘傅,拜见巡抚大人!”

    陈琰先让许观澜和薛淮等官员免礼,然后看向刘傅说道:“起来吧,一把年纪折腾什么?”

    语气虽平淡,熟稔关切之意却显露无疑。

    刘傅在子侄的搀扶下站起来,状若无意地看了一眼旁边的薛淮。

    在这样一个剑拔弩张的场合,薛淮平静地站着,刘傅看似恭敬,实则眼底飞快掠过一抹得意。

    他当然是因为知道陈琰已经在路上,才敢让家中护院和府衙官差对峙。

    陈琰虽然做不到将薛淮打落尘埃,但他身为江苏巡抚有权暂停薛淮的职务!

    便在此时,陈琰看向薛淮年轻俊逸的面孔,开口问道:“薛同知,能否给本官说说这是出了何事?”

    薛淮身形挺拔如松,面对这位封疆大吏的审视,不卑不亢地揖礼道:“回禀抚台,事起扬州刘氏一族,其罪状如下:其一,长期侵夺盐引份额,私卖引额牟取暴利,具体人证物证稍后府衙即可呈报;其二,以高利贷逼迫中小盐商签下借据,以预购盐引为名榨取钱财,致使其等家业濒危;其三,操纵物价、囤积居奇、鱼肉百姓、欺压良善,种种不法之举罄竹难书!下官今日依法前来拘拿刘傅、刘议、刘许等一干主犯回府衙详审,然盐运使许大人率盐司官兵持械介入,阻挠府衙执行公务,致使局面僵持难下。”

    “薛同知慎言!”

    薛淮话音刚落,许观澜便踏前一步,肃然道:“抚台明鉴,此皆薛淮一面之词!盐政之制,本就依赖各大盐商运作,方能保盐课顺畅无虞。刘翁乃本分商人,历年盐税足额,何来擅改引额之说?至于所谓逼迫中小盐商之论,纯属经营借贷,契约分明皆是自愿,官府岂能因商户经营不善便强加罪名?薛淮今日兵围刘府,手段酷烈,才是真正激化矛盾、扰乱盐政秩序之首恶!下官身为盐运使,维持盐务稳定乃职责所在,岂能坐视州府滥用职权,损毁朝廷盐税大业?”

    “巡抚大人啊!”

    刘傅抓住机会,扑通一声再次跪倒,老泪纵横道:“刘氏一族向来奉公守法,为朝廷盐税略尽绵薄之力。薛同知初到扬州,便对我等本地商贾深怀成见,先是以莫须有之罪拘我长子刘让,又查封我家数处产业,如今更欲将我一家老小构陷入狱!我刘家世代在此,亲朋故旧无数,产业牵连数万人生计。今日若被构陷抓捕,扬州必然动荡,恳请巡抚大人为草民做主,为那些依靠刘家生活的无辜百姓做主啊!”

    陈琰面色沉静地听着,目光在薛淮、许观澜和刘傅之间游走。

    场间一片沉寂。

    薛淮的部属、许观澜的盐兵、陈琰带来的抚标营泾渭分明地站着,尽皆看向中间那小片区域。

    良久过后,陈琰对薛淮语重心长地说道:“薛同知,你一心为民锐意革新,本官早已知晓。然则为官一任,首要在于稳字,稳政、稳民、稳商!扬州盐政乃朝廷命脉,牵一发而动全身,你如此兴师动众围困乡宦望族府邸,置朝廷体面于何地?置地方安定于何顾?这岂是父母官应有之道?”

    薛淮长身肃立,并未急于辩驳争论,光是这份养气功夫就让陈琰内心微凛。

    他其实早就收到刘傅的求援,对于刘让和刘议几次送去苏州府的礼单也非常满意,然而这段时日一直被布政使窦贤缠着脱不开身,还好那个老家伙前几天另有要事,终于不再拿着一堆棘手公务拖住他的脚步,他便匆忙赶来扬州。

    短暂的停顿后,陈琰看了一眼刘傅,稍稍放缓语气道:“至于刘家之事,纵有经营借据纠纷亦属商贾常情,自有官府依律仲裁处置,岂能等同于大逆不道之罪?更遑论擅改盐引、私贩等滔天之罪,更需铁证如山,三法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