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12章 将混乱的“我”,外化成可视的两个客体  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512章 将混乱的“我”,外化成可视的两个客体 (第1/3页)

    【格式塔疗法】,又称完型疗法,以【格式塔流派】的心理研究理论为基础。在基础理论中,【格式塔流派】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认为整体不等于并且大于部分之和,主张以整体的动力结构观来研究心理现象。

    在将这种心理研究理论应用到心理咨询的领域之后,【格式塔疗法】延伸出了很多观点,其中几条非常适用于解决南志昊这名来访者当下情况的问题。

    这也是南祝仁为什么选择用这个流派的疗法,去作为来访者第二阶段主要治疗方法的原因:

    一、整体论与场论。人是心身统一的整体,个体不能被孤立理解,必须在与其所处环境的动态关系场中看待。

    二、此时此地。过去的经历和未来的担忧只有在它们当下影响个体的体验、感受、身体反应和行为时才有意义,且个体的“体验”高于“回忆”。

    三、觉察。在个体对自身和环境进行不加评判的感知的时候,疗愈效果便已经开始产生。

    四、责任与自主性。个体需要对自己感受、想法、行为、选择负起责任,同时明确哪些责任属于当下的自己,哪些责任属于环境。

    而【空椅子技术】则是【格式塔疗法】最著名的技术。这个技术实施起来也很简单,就是在来访者的面前摆一张空椅子,然后让来访者与想象中坐在空椅子上的“外化载体”对话,角色互换,促进未表达情感的宣泄、理解与整合。

    这个“外化载体”可以是他人,也可以是自我的一部分、情感、症状等等。

    这个技术看上去比较幼稚,甚至有点像是过家家,但【空椅子技术】实际上深度运用了心理学中【外化】的原理,将个体内在的、抽象的心理内容转化为外在的、可感知的对话对象,实现认知和情感的重组。

    非常适合当下南志昊的状况。

    但同时,也是因为这个技术看上去真的比较幼稚,所以在实施起来的时候,成年的来访者会不由自主地出现一定程度的【抵抗】。

    这无关咨询关系是否深入,纯粹是一种本能。阅历越是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