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你的反驳居然是这个吗? (第2/3页)
师他——怂了。
被告律师看了一眼南祝仁,又看了一眼身边的头目王振海,不知道是安慰自己还是安慰王振海道:
“没关系,让他讲。没有医院诊断的情况下,他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之后就算要去医院,我也可以教你……”
“……”王振海没有回话,甚至没有反应,只是眼睛直愣愣地盯着南祝仁。
审判长道:“证人南祝仁解释一下你说的这几个——”
他看了一眼手里的材料,读出这一串专业名词:“——【自恋型人格障碍】、【施虐型人格特质】、【偏执型人格障碍】。”
南祝仁点头,解释道:“被告王振海的【施虐型人格特质】,是【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这是一种广泛的对他人权利漠视和侵犯的行为模式,个体通常表现出欺骗性、冲动性、攻击性、不负责任和缺乏悔改的特征。而王振海的【施虐特质】,表明他存在通过对他人施加身体或心理痛苦来获得快感或感到满足的持久行为模式。”
南祝仁道:“王振海符合如下的诊断标准——”
“一、不能遵守与合法行为有关的社会规范,表现为多次做出可遭拘捕的行动。”
这一条不用过多解释,对方现在坐在庭审现场就是最好的表现。
“二、欺诈,表现为为了个人利益或乐趣而多次说谎、使用假名或诈骗他人。”
更加不用解释了。
“三、缺乏懊悔心,表现为做出伤害、虐待或偷窃他人的行为后显得不在乎或合理化。”
这条南祝仁多解释了一下:“在被告王振海和自己团队的聊天记录中,可以看到他多次对于诈骗成功而感到获取钱财之外的喜悦,甚至多次形容‘这么多钱活该被骗’、‘就算我们不骗这些笨蛋,他们也会被别人骗’。”
说到这里的时候,法庭的大屏幕上适时地呈现出相关的聊天记录。
旁听席上响起窃窃私语的声音。
王振海咬了咬牙。
“还有第四——”南祝仁继续道,“——冲动性或事先不做计划。”
“虽然被告王振海在诈骗行为开始之前,确实有做‘计划’,但是他之后的行为却有多次脱离计划的行为。比如在他在对我方受害人南志昊实施诈骗的时候,因为南志昊的报警行为而做出了计划之外的‘散播不雅合成视频’的行为,并且最终导致他被捕。”
南祝仁如数家珍:“同时,回顾被告王振海的早期工作经历,他在通过工作获得第一笔资金之后,第一次创业的‘振海科技’公司主营业务,存在一定的虚假业务宣传;而他完成一定的资金积累之后,贸然听信‘AI风口’的传言而转投新领域,最终导致亏损乃至于被诈骗的结果,也能够体现出他具有极强的冲动特质。”
如果说前三个判断还是比较中性的,那么南祝仁的第四个判断以及后面附带的一段话,就带有一丝丝的攻击性质了。
王振海的眼角不由自主地抽了一下,下意识地看向身边的被告律师。
被告律师却没有任何反应,好像入定了一样。直到王振海狠狠地摇晃了他一下,才轻声道:“没事,他的指控没什么效果的。”
真的没有效果吗?
这次庭审中的法律效果可能确实不大。
但是其他方面就不一定了。
哪怕现在不大,一会就说不定了。
南祝仁看了一眼王振海和被告律师的反应,他非常懂循序渐进的思路。就像是对来访者的咨询干预计划要一步一步来,由浅至深一样,对这个被告头目的进攻也是如此的原理。
完成第一步,南祝仁继续第二步。
南祝仁开始解释【自恋型人格障碍】。
“【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一种需要他人赞扬且缺乏共情的普遍心理行为模式,体现为一种对自我重要性的……夸大感。”
南祝仁道:“被告王振海符合以下的一些的特质——”
“一、缺乏共情。”南祝仁解释道,“这个和【反社会人格障碍】有一定的重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