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2章 咨询可以结束了,但我想多做一点  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182章 咨询可以结束了,但我想多做一点 (第2/3页)

祝仁就准备开始把咨询推进第二步了——在学会了新的方法之后,监督来访者正确使用。

    “我之前就说了——你在一开始诉说的近期事件中,有两个事件引发了你的负面情绪;一个拿来学习【合理情绪疗法】,一个则用来实践。”

    南祝仁看了看挂钟:“我们还有不少时间,接下来我会进行适当的监督和引导,你试试看能不能自主进行一次【合理情绪治疗】。”

    学生来访者点了点头,有种踌躇满志的姿态。

    南祝仁微笑地看着他。

    果然,这种踌躇满志随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取而代之的是紧皱的眉头和犹豫不决的笔。

    不合理信念引发的一定是负面的情绪,而重新体验负面情绪,是一种反本能的行为,是一定会造成主观上的不适的。

    进而,会有【防御】出现。

    就好像在之前南祝仁主持的【合理情绪治疗】中,庄俊哲在形容情绪的时候就用“困扰”代替了“自卑”。

    好在,人的【防御】多数还是指向外界的,自己骗自己的真的是少数。

    南祝仁从自己的角度往庄俊哲的纸上望过去,就看到上面写着——

    【A:女孩子在主动接触我之后,又主动离开。】

    【C:伤心、挫败、自卑。】

    来访者写下【C】内容的时候格外艰难,笔尖有反复的犹豫。

    但只要落笔,就是成功。

    随后便是不合理信念的部分。

    【B:她在主动接近我之后,发现了我因为家境差距导致的认知不足,认清了我的“能力”之后,又主动离开了我。】

    自此,练成了一条【A+B=C】的逻辑链条。

    也是写到这里的时候,来访者叹了一口气。

    不过他很快调整好心情,随后便开始在【B】下面开始密密麻麻地罗列。

    【她离开我不是因为“认知差距”和“能力不足”,而是我在这种内耗压力下展现出来的其他特质。】

    【没有家境的干扰,我们在性格和三观方面也本就不合适。】

    【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