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我知道李明路的案例有什么问题了 (第2/3页)
林笠霖先是抿了抿嘴唇,随后露出温和的笑容:“所以要以‘咨询效果跟踪’的名义啊。而且我们作为他们的转接方,关心一下现在的情况也很合理不是吗?”
刘攀没有搞懂,但既然是老师的要求,他也只能似懂非懂地点头应下。
在他们交流的时候,黄鑫把头低了下来,似乎是想要隐藏自己的表情,不知道在想什么。
林笠霖却一转眼就注意到了,他轻声道:“小黄,你是不是也想要接来访者了?”
黄鑫猛抬头。
这是终于要给自己做咨询督导,让自己正式接手心理诊所的案例了?
他注意到林笠霖看着自己的目光,这是一种少见的“满意”的神色,似乎就等着自己说出一句“是”,然后顺势把机会递到自己的手里。
这是他期盼了数年的机会。
但他张开嘴,脱口而出的却是:“老师,现在让师弟再联系李明路的家属,会不会容易出意外?”
“意外?”
老师的脸色变了,黄鑫忍不住缩了缩脖子,但事已至此,他继续道:“就好像……以前类似陈捷的意外。”
林笠霖眯了眯眼睛,上下打量了一下自己的学生。
“如果你对这个案例多了解了解,就不会问出这样的话了,基础这么不扎实的吗?”
黄鑫张了张嘴。
“算了,你现在还是把重心放到文章上面去吧,最近数据收的怎么样了?”
“……够用了。”
“那就开始准备定稿吧。这个过程多带一带你小刘师弟,这篇文章你们是‘共一’,足够毕业了;在带师弟的过程中,你也能更好地吸收自己以前的知识,之后写出来的文章质量也能够更好。”
因为庞大的工作量,研究生阶段开始发表的重要论文,基本都是多个作者联合完成、然后联合署名的。而根据文章作者在文章完成过程中的重要性,又分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三作者”,简称“一作”、“二作”、“三作”。
其中,“共一”意味着“共同一作”,意味着署名的两个人,在文章完成的过程中发挥了同等的作用。
黄鑫抿了抿嘴唇,只是点头:“是。”
林笠霖又道:“另外,本科大四也开始准备论文了,你抽出时间也去带一下。审稿严格一点,别让他们把有明显错误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