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4章 老师  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234章 老师 (第1/3页)

    “就按照你的想法来吧。”陈医生的声音好像钉在钢铁上一样坚定,“南老师,你需要我提供给你什么?”

    南祝仁看着陈医生。

    你其实可以先冷静一下,好好考虑。

    南祝仁本来想这么跟陈医生说的。

    但等他解读出陈医生脸上表情所意味着的东西的时候,他又把这句话咽了回去。

    随后,开始思考。

    “关于陈捷本身的信息,我觉得我已经了解到了很多了……”南祝仁轻声道,“甚至于我还能够给你提供一些你可能不知道的东西。”

    “也是出于对家属的尊重,我觉得这些东西你需要知晓。”

    南祝仁这么说着,掏出手机,打开陈捷那旁人不知的微博小号。

    手指一划,就翻到了那些近乎日记的个人动态上。

    “其次,我现在遇到了一些麻烦,没有办法再进江大了。”这倒是南祝仁实打实需要别人帮助的地方了,“起因就是我刚刚跟你说的意见分歧,因此或许要你来想想办法。”

    陈医生点头:“进不去江大了吗?是因为小捷吧?”

    “这不是问题。在小捷……走了之后,我对于心理咨询和精神医学都有关注,过几天的那个全国督导大会我也听说过。我们医院甚至都有组织医生去参会旁听,只不过我一开始没报名而已。”

    南祝仁露出预料之中的神色。医院统一组织医生去参加全国督导大会,看上去似乎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但其实很合理。

    医院的精神科暂且不谈。

    很多医院也有设置【心理科】。但这些科室的医生有的时候却不会让心理学专业出身人去担任,而是选择让无法在一线继续工作的医生去参加心理咨询或者精神医学的相关培训,等这些具有扎实医学背景的医生兼具一部分心理素养,进而让他们在心理科任职。

    有点退居二线的意思。

    毕竟在医院的大环境中,“医学素养”有的时候比“心理学专业能力”重要。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来访者去医院心理科挂号,除了照本宣科地做量表和开药之外,得不到其他有效帮助的原因。

    也是因此,以医院为单位去组织参加心理学的学术会议,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

    “我现在报名去要两张参会证也来得及。”陈医生道,“我以前也是主任医生,这种事情打个招呼就行。”

    说着,他接过南祝仁递过来的手机。

    然后,随着他读清楚上面的东西,眼神渐渐涣散开来。

    而南祝仁则是在陈医生的话语中捕捉到了关键词——“‘以前’也是主任医生”。

    换句话说,现在已经不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