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7章 知识入脑的感觉  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327章 知识入脑的感觉 (第1/3页)

    台下的学生听到南祝仁的话之后,眼睛又亮了一分。

    心理学实验?那可太好奇了~

    有一说一,虽然心理学在学术圈内的地位处于鄙视链底端,但勾引起圈外人的时候,它却又生猛到不行。

    心理学案例、心理学实验,这两者常驻各大营销号,专门用来吸引眼球。

    前者可以极大地满足人的好奇心,有的作家迎合这点,哪怕本身文笔不怎么过关,光是把手头的案例改编改编搞个伪纪实的文本,都能够靠着大众的窥私欲开始赚稿费了。

    后者对眼前的学生们更是特攻,通过实验、数据、专有名词这些看着就很高大上的东西,把平常熟视无睹的某个常识性的东西进行层层解剖,不管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验证常识还是否定常识,都能够轻易地就能够让人产生知识入脑但是又不费脑的快感来。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热情又一次被南祝仁往上抬了一抬。

    “【记忆】,可以作为名词来理解,也可以作为动词来学习。心理学上的【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持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在分类上,根据标准的不同,我们可以把记忆分成【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等等。”

    “但我们今天课堂要学习的记忆类型,是以下的这几类——”

    南祝仁说着,转身拿起粉笔开始在黑板上勾勒板书。

    “通过记忆时间的长短,我们可以把记忆分为——”

    【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在书写的过程中,南祝仁也在进行解释。

    “【瞬时记忆】是客观刺激停止后,在极短的时间内残留下来的感觉信息,一般只有0.25秒到0.5秒,记忆下来的多为图像或者声像。”

    “【短时记忆】是当前一刻能够意识到的记忆,保持时间大约5秒到2分钟。”

    “【长时记忆】则是信息经过了充分和深度加工之后,在头脑中长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