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2章 选择  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402章 选择 (第3/3页)

转出去,你能不能帮我看看咱这边谁有能力接?”

    ……

    办公室内。

    听了南祝仁的话,翁娉婷下意识地勾了勾嘴角。

    要知道,她和白庆华——现在又多了个重晖——早就想要把南祝仁拐到北都去了。

    也就是南祝仁舍不得手头的案例,他们也是出于对心理咨询和南祝仁的尊重,才让他在江都留到现在。

    现在这小师弟终于想通了?

    不过虽然心中欣喜,翁娉婷还是好奇是什么让南祝仁出现了思想上的转变。

    作为老板和督导,她也必须了解具体的情况。

    “李明路有什么新的问题了?”

    南祝仁点头。

    他先把李明路的情况和翁娉婷简单说了。

    在翁娉婷露出思索的表情后,南祝仁叹了一口气。

    首先。

    “对于李明路现在的情况,已经涉及到太多的现实情况,有些超出我的能力范围了。”

    这是南祝仁第一次承认自己能力不足。

    不过。

    客观地评估自己的能力,以判断自己和来访者问题之间的匹配程度,本就是一个合格咨询师该做的事情。

    “李明路现在的现实情况主要聚焦于家庭。除了夫妻关系外,还有亲子……对于这块,我的经验不是很多。”

    南祝仁叹息。

    心理学人的两个特点,一个是可以用智商来弥补情商,另一个就是可以用知识来弥补经历。

    优秀一些的二十岁咨询师,给三十岁、四十岁的来访者做咨询,也是能拿下的。

    因为不管来访者的问题有多五花八门,情感问题、家庭矛盾、人际问题、个人发展等等,看似都是和【人生】、【年龄】相结合的。

    但是咨询师都能够挖出其本质,将其降维到自己的专业领域,将其化为万变不离其宗的【认知问题】、【情绪问题】等等。

    随后用丰富的知识和充足的案例经验去解决。

    可李明路的这个情况已经不一样了。

    如果是真正的【亲子】领域的心理问题的话,南祝仁倒是也有不少的知识储备。

    比如《发展心理学》,比如《教育心理学》,对于不同阶段孩子的心理发育特点、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手段,都有着详细的描述。

    再结合案例的支持,没生过孩子的南祝仁面对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的问题,也能够手拿把掐。

    但就像刚刚说的,李明路现在和孩子们之间的问题,比起【心理】来说,更集中于【现实】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