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藏在“问题”之后的谜底 (第2/3页)
,则是——精神病患者。
因此在干预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对峙】,形式上也比现在的咨询更加大刀阔斧,甚至是简单粗暴。
虽然在后续的发展中,【精神分析学派】为了顺应心理咨询的环境有所调节,还延伸出了更加注重【共情】和【支持】的【心理动力学流派】。
但是其底色还是不变的。
……
重晖特别好奇南祝仁采用这种风格对来访者进行干预的原因。
南祝仁回忆道:“在了解来访者的问题之前,我就已经先开始尝试着分析来访者的个性特征。”
“在一开始,来访者因为被咨询师放了鸽子,在哪怕老师留下了‘补偿预案’以及工作人员不断道歉的情况下,还留在公司里面和工作人员发生争执,并且非常坚持今天一定要进行咨询,差点爆发更剧烈的冲突。”
“这种表现,其实可以理解为是某种得理不饶人形式的‘客户’,或者是某种借题发挥来宣泄自己负面情绪的‘压抑者’。”
“但我有一个更加乐观的猜想——”
南祝仁轻声道:“有没有可能,是这个来访者对于咨询已经迫切到了一定的程度,以至于他‘一刻都等不了,非咨询不可’了呢?”
白庆华微微点头,这个想法确实很乐观,当然也很冒险。
石倩浅和重晖也在心里点头,南祝仁的这个逻辑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多数人不太敢去验证这个猜想。
万一错了说不定就是咨询事故了。
“我带着这个猜想,去观察来访者。”
“在他刚进入咨询室的时候,没有坐下,而是独自站到窗边——我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自我中心】和【低规则感】,来访者忽视了我的咨询室规则,并且企图挑战我的咨询权威,获取主动。”
“但同时,这也可能是一种【保持距离】,和【防御性独立】!”
在南祝仁的后两个专有名词出来之后。
重晖和石倩浅都靠着自己扎实的理论基础反应了过来,纷纷顺着南祝仁的逻辑陷入思考,似乎猜到了南祝仁之后的部分推导。
“这种猜想在之后获得了验证。”
南祝仁缓缓道:“虽然来访者戴着口罩,但是凭借着他上半张脸的【微表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