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5章 全风格心理咨询大师的可能性  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425章 全风格心理咨询大师的可能性 (第1/3页)

    【回避型依恋人格】。

    听到这个名词,白庆华不动声色,重晖若有所思。

    就是石倩浅,都像是条件反射一样下意识地开始回忆起相关的知识点。

    【回避型依恋人格】是成人依恋理论中的一种主要类型。

    20世纪50年代,英国精神病学家约翰·鲍尔比通过研究母子关系提出了最早的【依恋理论】。

    该理论认为:婴儿和其照顾者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结,这种情感联结是生命的本能,且会影响婴儿终生的人际模式。

    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思通过【陌生情境实验】进一步探究婴儿与照顾者之间的这种情感联结。

    该实验的过程并不复杂:先将婴儿与母亲置于一个陌生的环境中,随后让一陌生人进入环境,再让母亲离开环境,等一段时间后再让母亲回归。

    通过重复上述的实验过程,观察不同情境下婴儿的行为变化,最终学者总结了三种婴儿的【依恋风格】,包括:

    【安全型依恋】:该类型婴儿在全过程都表现得安全和舒适。母亲在场时他们会自由地探索环境;母亲离开时,他们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安,但能继续探索环境;母亲返回时,他们会积极地寻求身体接触,并且很快恢复平静,继续探索环境。

    【反抗型依恋】:该类型婴儿在全过程都表现出高度焦虑和不安。母亲在场时,他们无法探索环境,时刻关注母亲;母亲离开时,他们会痛苦而焦虑;母亲回来之后,他们会既想要母亲安慰,但又表现出对母亲的抗拒。

    【回避型依恋】:该类型婴儿在全过程都表现得看似不太在意。母亲不管在不在场,他们都会去探索环境;母亲离开时,他们不会不安;母亲回来后,他们也不会去寻求安慰。

    而【回避型依恋人格】,就是【回避型依恋】的婴儿在没有受到干预教育之后,长大成年的主要人格特质。

    ——以上这些信息在重晖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