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7章 答疑  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427章 答疑 (第3/3页)

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

    南祝仁很快想通了石倩浅会有这个问题的原因。

    “虽然最早的【陌生情境实验】里面的婴儿,表现得对母亲毫不在乎,但是——”

    南祝仁敲了重点,“婴儿只是‘表现’得毫不在乎而已。”

    “但不管是婴儿还是成人,【回避型依恋】的‘回避’都是由对依恋、对关系的【焦虑】所驱动的。”

    “而【反抗型依恋人格】也一样。”南祝仁稍微缓了一手,让言语不至于这么锐利,“所以师姐你对它们有所混淆也是正常的。”

    “当然了,同样的依恋风格,婴儿和成人的表现形式也不一样,这也是混淆的点之一。”

    南祝仁组织了一下语言。

    然后道:“成人的【回避型依恋】,是害怕在亲密和依赖中暴露脆弱,或者被拒绝、被控制。遇到困难的时候求助意愿极低,表达需求也会很隐晦、很间接,求助对象偏好非亲密对象,表面情绪是冷静的——哪怕内心很焦虑,但也是冷静的。”

    “他们虽然表现得不在乎,但恰恰相反,他们心里是非常在乎,且对于任何形式的关系,都非常焦虑的!”

    “而成人的【反抗型依恋】,则是害怕被抛弃,不被重视,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倾向于朝别人求助,表达需求方式是强烈而矛盾的,情绪波动也会很大。”

    “当然了,以上是这两种【依恋】状态在日常社交中的表现。”

    南祝仁想了想:“如果是在咨询中,已经处于‘求助咨询师’的状态的时候,他们确实都会很‘拧巴’。【回避型】会扯东扯西不说重点,【反抗型】可能会前言不搭后语显得很矛盾。”

    “而区分他们的方法……”

    其实说到这里的时候,有着丰富知识储备的石倩浅已经反应过来,已经可以自己总结了。

    心里甚至都有些懊悔自己居然问出了这么一个只要多想一想就能够自己想通的问题。

    南祝仁总结道:“想要区分他们,就看情绪好了。在情绪上显得很克制的,很有控制感的,是【回避型】;在情绪上很激动、波动很大的,是【反抗型】。”

    本章是借由石倩浅引出的对话,对一些前文没写清楚而造成书友困惑的地方进行解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