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42 学员父母,低调一族  重生的我没有梦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142 学员父母,低调一族 (第1/3页)

    为了证明自己一直有在锻炼身体,“小西施”蹲地上擦墙角打扫卫生的训练成果还是有一点儿的。

    不多,但也够用了。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上日了一下就冲了个澡去新东圩港中学上班,开学仪式并不复杂,身为“张安教育”的总教练,只需要带着“保健室的白老师”上台挥挥手,然后说“解散”,这就行了。

    学员们爱干嘛干嘛,主要是家长们舍不得开学仪式,这个仪式感,是给家长们准备的。

    学员们的开学第一天,就组织了一场“安哥杯”的新赛季天梯排行榜争霸战。

    能不能打破刘星宇的纪录,是非常大的看点。

    刘星宇是县状元根本不算什么,毕竟今年“状元班”假假的也凑出了七个半区县状元,那半个怎么来的呢?

    因为这货被两所母校争夺了名头,刚巧分属不同的区县,但又刚巧超过了当地的最高分,属于空降状元。

    万幸没闹大,不然还真够折腾的。

    当然在“张安教育”的最新招生宣传手册上,“状元班”这个IP那是跟“三连状元”一样硬,没那么硬,但也算是硬的。

    招生宣传手册上有八个人的照片,化了妆之后,直接就是明星范儿的帅哥美女,号称“考神”之下的“八仙”。

    其中一个还被“文曲星”叫去做了个代言,给了十万块。

    八个区县状元的杀伤力相当恐怖,你要说让大多数家长们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下一个“三连状元”,那是不可能的,只会觉得别人在咒自己孩子年年复读。

    但你说让他们觉得自己孩子有希望冲一冲县状元、区状元……他们是真敢想。

    尤其是那些今年过了一本线然后又不甘心的,直接从银行取了十万块,扛着私家车直奔“张安教育”的各个招生会场。

    来了就想加钱进“状元班”,负责招生的一级主讲解释了“状元班”不是先有班级再有学员,而是学员有考上状元的实力,所以才进的“状元班”。

    家长们根本不听,一边说着“你们不就是嫌钱少嘛,我又不是不给钱,十万不够再加十万”,一边就真的从旅行包中往外倒钱……

    关键还不是一个家长这么干,有些不愿意让自己孩子去国际学校的家长,也懒得去疏通关系找这个附中那个外国语学校的,感觉这新东圩港中学,那也是人杰地灵而且风景秀丽嘛。

    其实就是嫌弃国际学校的破规矩多,其中一个特点,就是这年头的国际学校是以英式的寄宿学校为模版,孩子大部分时候都会长期跟父母分开,有的在义务教育阶段之前就开始这么干了。

    所以往往有这个闲钱的,一是刚富起来的土老板,啥也不懂,就是随大流想当然出国一定牛逼;二是咬牙硬着头皮要挤进圈层的“中产”;三是豪门情妇或者不可名状之辈包养的“金丝雀”。

    正经的老牌豪门,其实不会去找什么国际学校,走正规的半年交换计划就行,钱也不用自己出,都是公费。

    花自己钱的,那还不是特别豪。

    张大安这里最大的变化,就是刚富起来的土老板们觉得“洋和尚”也不一定有本地道长给力。

    以前只是沙洲市、马洲市周围的土老板选择给自己小孩改改运,今年完全不一样,华东各地的土老板都有。

    甚至还有不那么土的老板,想要跟张大安合作开发国际业务。

    奈何张大安一点儿兴趣都没有,“张安教育”的下一步发展,就是要把一部分国内做出国镀金的同行给扬了。

    这么优质的客户群,我拿不到,别人也别想拿。

    当然这不是真相,真相是“海龟”的含金量只有降低,才能让“张安教育”的产出更凸显出质量。

    “张安教育”目前的主要产出,就是百分之一百本科率;以及相当一部分的班级百分一百重本率。

    这些人,四年、六年或者七年之后的竞争对手,就是一大批海外“野鸡大学”的毕业生以及“水硕”,正经像哈佛、麻省理工啥的,其实百分之九十不算直接竞争对手。

    只有将“野鸡大学”踩下去,市场回归到正常状态,“张安教育”才能赚得更多。

    道理很简单,你一年花那么多钱给自己小孩去国外的“野鸡大学”,不如把钱给我,包你上个二本。

    剩下的钱拿来买我“张安健康”或者“张小白科技有限公司”的股票,岂不是血赚?

    这听上去好像很诡异,然而今年相当一部分的学员家长,根本不是冲着自己小孩考上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