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 添丁进口,有始有终 (第2/3页)
东圩港中学是没有的,这一块只有一个插队名额,但插队不代表就一定能进。
交叉面试没过就是滚。
老板对于赚不到钱的人,那是完全不当人……
之前从彭城市挖过来的数学组组长曹岩客,这时候已经返回了彭城,做为期一个月的巡回考察。
一切顺利的话,新东圩港中学的彭城分校,就会由曹岩客来出任校长。
目前重点考察的位置在九里山,往东有大运河,往南有黄河故道,这是新东圩港中学的一个特点,那就是必须靠近河流,这样方便引水改造。
不管是新东圩港中学的本部校区还是马洲校区、江皋校区,现在都是四面环水,并且学校整体规划是学校公园化,气质上见仁见智,有人觉得有格调,有人觉得很豪华,但必须要一眼看出来这个地方不简单。
学校气质就像是这年头老板们最喜欢的奔驰宝马奥迪一样,它一定程度上能减少解释成本。
当然如果咖位到了张大安这种程度,他不需要任何解释。
彭城市内部的学校肯定是不欢迎新东圩港中学,但家长群体和教师群体,那就分多种情况来讲。
至少曹岩客本人老单位彭城中学,很多老师都想来试试水,因为有曹岩客这条路子,他们也清楚了在“张安认证”这个体系下,教练是教练,教师是教师,两回事。
“文曲星”不需要你的聪明才智。
那些知道自己肯定端不上新东圩港中学饭碗的,就直接多了,完全不欢迎新东圩港中学的到来,本地各区县教育局也是头大的很,这种强势的民办教育企业,也是头一次见到。
要说强行上点儿才艺,也不是不行,可就要承担后果。
毕竟开战随便开,只不过怎么开始你可以决定,怎么结束,那是张大安这个毫无原则甚至底线的畜生说了算。
省里早就领教过了,彭城市内部系统的人就算想要证明一下“地头蛇”的综合实力,可战绩可查这事儿,对体制内的人来讲,非常有说服力。
更何况,还有个丰邑县县长呢。
人家当县长只是为了配合“江口省农村教育就业试点示范区”这个牌子,示范区管委会主任,才是真正的高级别。
彭城市也有高人,一眼就看出来省里打算最后把“江口省农村教育就业试点示范区”这个牌子推上一个更高的平台,只要到了国字头,彭城市以后不管怎么样,科教文卫也好,农林渔牧也罢,还是说更加直接一点的就业和税收,总有一样能放大本地主张。
这也是为什么新东圩港中学的彭城分校搞得很热闹,讨论也很激烈,可有一点,落地这事儿没人怀疑,争议点只是落在哪儿。
张叔叔前脚刚到住处,后脚就有人送上“弄璋之喜”“弄瓦之喜”的贺礼,都是这个办公室那个办公室的秘书,来了就是笑呵呵说两句吉利话,然后就不加逗留,赶紧走人。
客厅里头坐上一时片刻也没有,把时间充分留给张主任。
“张县令,你这‘县太爷’的派头还不错嘛。”
“你很闲吗?字写好了?”
“喏,随便挑。”
摆好的长桌上,红纸金字一大堆,不外是德才、聪慧、坚毅、文秀之类的字样。
其余仁义、贤惠、钟灵等等也不少。
旁边还摆着老头子的名字,张弘下面接着张东,脉络清清楚楚,有来有去,有根有脚。
“叫张德怎么样?”
张大安建议了一下,其实“小老弟”叫张聪,在家里外号“小葱”,在外面外号“大葱”。
没办法,“大”字辈在这儿呢,万一有长辈去世,送花圈的时候,上面还是得加上的,到时候花圈上的挽联,肯定是会有“贤XX张大聪沉痛悼念XXX”,那不还是“大葱”么。
所以张大安寻思着,是不是改一改。
结果张叔叔还挺倔强,对自己儿子女儿取名字还挺慎重,“叫啥缺啥,我儿子肯定不会像你一样缺德。”
“老子咣你两记耳光啊,会不会说话?”
老头子还在挑名字呢,一听儿子如此狗叫,顿时勃然大怒。
自己贤孙获得文曲星堂哥赐福,人生包大吉大利的。
“那阿叔你觉得叫啥好?”
“缺智慧,儿子叫张聪,丫头叫张慧。”
“那不好叫张智啊。”
“万一别人给他取外号叫‘痔疮’呢?”
“……”
“……”
如此逆天回复,让边上祖孙二人都惊呆了。
不是,你是当爹的啊,你确定你说的是人话?
张叔叔倒是也不理会两人的异样目光,拿起“聪”字看看了看,微微点头,然后道,“你看这个‘聪’字,左边一个耳朵,说明听劝,像我;右边一个老总的总,将来也可以跟我一样当老总。”
“……”
“……”
还别说,别说老头子了,张大安也被说服了。
重生前张叔叔可没有拆字这一出,现在还挺有那么点儿意思的。
“那妹妹呢,为啥叫张慧?”
“这个‘慧’字,你看啊,这个心在下面,说明沉得住气,心态稳;上面两个丰,爱情事业双丰收,中间一个彐,以前是‘雪’的简化字,丫头家冰雪聪明,将来一定孝敬娘老子。”
“入娘的还真是能嚼会说啊,这个官当得有头脑。”
“哈哈哈哈哈哈……”
一听老头子夸赞起来,张叔叔顿时得意地笑了起来,“也是跟当地老百姓学的,随便哪个村,桥头树下坐下来十几个老太太,名字也不会写,全都能说会道。”
张大安见张叔叔挺高兴,也就没有抬杠,由得他高兴去。
定好了名字,张大安提笔在张东名下写下“张聪”和“张慧”。
其实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定下来了,只不过那会儿李老师坚决要等张大安写名字再定下来,于是出生证明上,“张聪”叫“张五一”;“张慧”叫“张零六”。
原因嘛,一个两点五十一分出生,一个三点零六分出生。
李老师以前并不是这样神经兮兮的,自从嫁到张家来之后,李家的良好家风好像也毁了。
妇产科的大夫们都觉得张县长的夫人高低有什么大病,但是不敢说。
不过也无所谓,反正上户口的时候也能改。
“哎,对了,我反正是已经完成任务了。你呢?要不要抓紧?”
张叔叔放下手中的红纸金字,然后问起了贤侄儿的传宗接代问题。
“我无所谓啊,反正生下来都是私生子。”
“……”
“……”
这让老头子和张叔叔都是瞬间无语。
倒也让他们回想起来,论起宗桑(畜生)的程度,还得是“文曲星”。
确实是不算人啊。
而这光景在房间内,“小西施”带着“赛昭君”正忙着铺好隔尿垫呢,张聪和张慧个头儿都不算大,现在就是吃了睡睡了吃,属于比较轻松阶段。
等到再大一点了,那就正式进入折磨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醒,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哭,不知道什么时候就饿了想吃两口热乎的。
李老师得亏营养还算充足,饿不着俩孩子,得空之后,她靠着床头感慨道:“总算是能缓一段了。”
“婶娘真厉害,生两个。”
看着围栏中的两小只,施叶露羡慕极了,她最近天天被干,也没见肚皮有啥动静,这次火急火燎赶过来帮忙搭把手,那也是有想法的。
沾沾婶娘的孕气,让自己也行大孕,走好孕,然后一孕好几个,比母猪还能生……
“露露啊,你不用急的,现在张安只要不在外面乱找几个,肯定还是跟你……噢,还有豆豆,你们机会很大的。”
李老师也知道说这话太恶心了,道德沦丧到让她无地自容,但怎么办呢,自家侄儿就这个样子了,她又不可能对张大安说什么,以前还能说,现在有了孩子,十八年后也是要参加高考的……
就指着自家侄儿带飞弟弟妹妹们。
为了儿子和女儿,李老师也是昧着良心继续当武二郎家的“王婆”,忒亏心了。
好在两个小保姆胸怀宽广,根本不放在心上,还跟李老师详细地交流了一下心得。
“婶娘,要是我这个月没来月经,是不是有可能怀上了?”
“肯定有可能的。”
“我以前来月经之前,都会觉得很烦躁,想要生气,而且胸部还会涨涨的,快来的前一天,还会发酸。我按理说快来了,可是我一点儿都不涨,心情也特别好。要是怀上了,婶娘我给你包个大红包。”
“你个笨丫头,是我给你包个大红包,你是小辈,我是长辈,还反过来呀?”
正聊天呢,传来“笃笃”敲门声,然后又进来一个小保姆,将热好的牛奶放到了床头柜上,“李老师,牛奶热好了。”
“小雪,喊我婶娘就行。”
“……”
跟逐渐放开的王豆雁不同,杨雪花还是不好意思,涨红了脸,有些手足无措地站在一旁。
她体态明显要丰腴圆润一些,皮肤也好,来的时候担惊受怕,现在其实已经好多了。
若非邱建民的关系,她也来不了,也无处可去。
要论家世凄惨程度,比王豆雁还糟糕一些。
“哎呀婶娘,等以后再让小雪喊也不迟。”
施叶露眼珠子一转,然后道,“小雪,你去忙吧。”
“那我去厨房盯着了。”
说完,杨雪花赶紧离开,逃也似地不想逗留。
等她走了之后,李老师一脸嗔怪,抬手点了点施叶露的额头,“你这小丫头,心思真是越来越多了。”
“婶娘你不知道啊,我跟你讲……”
凑到李老师耳边小声地说了两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