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80 重要产品会议  重生的我没有梦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180 重要产品会议 (第1/3页)

    黄图图隔天就把头发剃了个精光,没了“黄毛”让张大安还挺不习惯,然后为了二手的斯巴鲁,他决定在城东区报名“成人高考”。

    其实自考更合适,时间自由度高,但自考难度要高一点,反不如成人高考来得轻松,就是时间是卡死的。

    这光景还有一个选择就是职高的对口单招,能专门去某些地方院校上定向的专业,但黄图图没必要搞这一出,他怎么着也是个体制内家庭出来的。

    他爸爸黄建国也没想到自己儿子能跟“狗王之主”聊到一块儿去,从鸠兹来江宁的时候,时值法国队单挑塞内加尔,然后法国队零比一小输一球,全世界都在骂“庄家不要脸”,这才小组赛啊,你就整这一出?

    “杜小帅团队”喜提一千六百多万欧元进账,并且在美国的“大西洋城”小赚两千多万美元。

    跟捡钱一样。

    江宁财经大学的会计们都惊呆了!

    当然豫章财经大学和沪州财经大学的专业团队也是麻了,他们互相之间是各有分工,并不知道各自的任务,但都知道这次是由吴都大学数学专业支持。

    神秘的数学力量……

    杜小帅跟前来拜访的若热·冈卡尔维斯聊是聊了一些人工智能领域的数学模型,但那都是过去大家都在努力的方向,国内基本上都是盯着以前的“核高基”以及现在的“工业化”。

    正经说带着点儿预测性质的,那肯定是天气预报啊。

    而且天气预报还得配合卫星遥感技术、深空探测技术等等技术加持,这些是航空航天方面的成就,需要多部门配合,然后才能给气象预测模型喂数据。

    喂数据还得有专用超级计算机,跟化学合成模型要用到的超级计算机还不一样,得有不同的系统设计。

    对整体的高端人才培养要求极高,数量要求同样庞大,不是国家级的项目根本撑不起来。

    像江口省为了搞超算,那也不是一家搞的,上面经费多部委前后掏了小二十个亿,再加上沪州两所大学、浙水两所大学以及江口省的五所高校两个部门再加两个地市,这才凑够了软硬件以及人员待遇等等全部要用到的经费。

    其中还不算土地价格折算其中,很多生产资料价格、生产工具价格都是没有计入的。

    再有像吴都大学的数学家,薪资待遇不纳入科研经费投入中,是吴都市自行兜底,算是给地方承担任务。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有相当数量的老牌科学家是挺有觉悟的,不过光靠觉悟也不顶事儿。

    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一百个天才,总不能指望全都靠觉悟过日子吧,所以高端人才流失是个不可避免的情况。

    现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允许引入民间企业参与,其实也确实是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光靠自筹资金压力太大,有些项目甚至出现了停滞。

    张大安跟科大的合作,算是个首批次,他只是其中之一,不过科教领域还是拿他来招牌宣传的。

    首先设立的基金总量最高,有两千万,剩下的最高一千万;其次“三连状元”影响力最大,社会效应高;再次张总教头还很年轻,青年科学家在世纪之交很多都是心情复杂的,既有信心又有无奈,而年轻的张大安虽然不是科学家,但他能带动科学家信心;最后就是在跟“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接触之前,张大安已经跟江宁市高校群有了产出,这不是来科大借鸡生蛋,而是本身就有养鸡场。

    黄建国时常往来江宁,自然也想成为“张氏养鸡场”里面的一只鸡。

    为了证明自己是优质的“走地鸡”“溜达鸡”“散养鸡”,黄建国带来了自己的项目,一种模块化铝锻造设备工艺。

    “不是,黄主任,你不是搞工程材料研究的吗?怎么还有副业,搞起了铝锻造?而且还是铝锻造设备的工艺。这还是装备制造业的范畴。”

    “早先我是搞铝合金建筑材料的,然后测试拉伸机的时候呢,刚巧我们那儿的汽车厂打算试试铝合金用在汽车上,就搞了个锻铝工艺的项目。结果太贵了,就停了下来,但东西是好东西。”

    跟儿子黄图图简直是一个模子出来的,长得是超级像,一看就是亲父子。

    黄建国要是染个黄毛,怎么着也得配一台哈雷摩托,再纹个身,穿个带泡钉的皮夹克,彩色头巾大墨镜,牛仔裤配大头鞋,一路突突突,老登很潮哦。

    “我这里暂时还用不上锻铝加工,而且锻铝比铸铝贵太多,国内愿意上量的也不多啊。”

    “不要紧,张总,我还有个项目,是硅酸盐研磨工艺。”

    “……”

    张大安明显愣了一下,这老“黄毛”不像是演的,这是真想搞科研?

    啊这……

    其实自己就是随口那么一说,刚才那个锻铝的项目,也能投点钱进来的,甚至随便加个“智能化”“数字化”的内容进去,就能成为新项目。

    就像现在岭东省首家“数字化图书馆”,都不需要过个十年八年,明年都没人再当新奇事物,但现在确实是增加了大家的想象力。

    网络空间的拓展,节省了太多社会资源。

    工业上同样如此,“智能化”“数字化”不是个装点门面用的东西,不管是印刷、印染还是说冶金、化学等等,都能节省大量的人力时间。

    能筛选掉一大半的无效测试区间,工业生产效率和科学实验效率,那都是大大提高的。

    所以黄建国其实并不需要重新掏个新项目出来,跟张大安喝杯茶,聊会儿天,之后重新在项目前面加个定语,就行了。

    至于说江淮工程科技学院谋求的进步,这时候就能团队和团队来谈,开个头的事情。

    只不过随着黄建国掏出了新的科研成果,张大安也就要重新评估一下老“黄毛”的定位。

    很显然,即便都是要钱的,但这位显然是打算站着把钱拿了。

    有点儿意思啊。

    “张总,要是这个硅酸盐研磨工艺用不上呢,这儿还有,是个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前几年在江宁化工大学搞出来的常温镀膜技术,原本是打算用在非金属材料表面的,但在不锈钢上出奇的好用,不过优点并不明显……”

    “还有这个,这个好,一种外包装的蜂窝结构加工技术,拿来生产瓦楞纸应该有用。”

    “这个是搅拌机……混凝土?噢,想起来了,是早先二棉厂委托的一个染料搅拌机,是希望在内壁做到无磨损。有点儿用,不过二棉厂倒闭之后,也就搁置了,能深入搞一搞。”

    “噢,还有这个,陶瓷玻璃的一种简化生产流程,是模仿的工艺流程,岭东工业大学的成果,不过我有个学生正在做这方面的研究,要是需要,可以叫回来。”

    “跟这个一起的还有这个,超高层商住楼使用的隔音隔热玻璃,张总老家沙洲市的玻璃厂买过另外一个技术路径的,也不知道现在发展到什么程度,反正也还行,我觉得还行。”

    看着黄建国将一份一份文件掏出来,张大安笑了笑,没有再看这些科研项目。

    有些是好东西,但时代使然用不上,等到社会普遍有那个经济水平消费的时候,科研项目的负责人也都退休了。

    没赶上好时候,红利吃不上。

    哪儿都有青春饭,可不是只有娱乐圈。

    “黄主任,今年贵庚?”

    “四十四。”

    “哦哟,比房总还小几岁啊。”

    “是房大桥房总?”

    “对。”

    “那是小几岁,我参加工作的时候,他能在省内参写文章了。早几年点评‘天下第一庄’‘天下第一村’的时候,他就已经很有名气了。”

    跟老房头还是有过几面之缘的。

    那会儿他爹黄文成还在忙着处理一些陈年烂账,当时江淮省普遍搞城建都是当银行是无限许愿机,能从银行搞到钱就是本事。

    还不还再说。

    因此后来也倒了不少人,像黄文成东奔西走正经把债务降下来,又让银行损失大大降低的,其实并不多见。

    黄文成是大别山走出来的,论功行赏,去沪州市占个位置端个金饭碗不成问题,不过最后还是留在了江淮。

    只不过家庭教育上,明显能看出来有些奇怪,不管是黄建国还是黄图图,儿子孙子做事情感觉都是“单线程”。

    不过张大安常年跟人打交道,秉性如何,他的鼻子都快跟狗一样了。

    这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不过是人体的“大数据”罢了,符合自己过往经验中的“人物模型”,那么就不是刻板印象,而是“大数据”。

    同样是“黄毛”,他能一眼看出来黄图图不是那种有上顿没下顿的街头混混,直觉是第一时间的反馈,但后续观察则是印证了直觉没错。

    黄建国跟他儿子一样,也不是个能“多线程”的人,托关系谋求事业进步,已经快要将他的CPU给烧坏了。

    “黄主任。”

    拿起茶杯呷了一口,张大安语速平稳,语气也是平平淡淡,不带有半点感情,“说个目标,具体一点的目标就行。”

    “……”

    黄建国愣了一下,然后摇摇头,“没有。”

    “……”

    这一下还真是把张大安给整不会了,尽管他已经看出来黄建国能够当上系主任,多少跟学校赏识没啥关系,搞不好就是这点儿“单线程”的纯粹科研能力使然,但“单线程”到这个地步,他还是有些觉得荒诞。

    “要不安排您爱人挂个名?”

    “我离婚十多年了,图图四岁还是五岁那年离的婚,她要出国。”

    “……”

    好吧,这年头想要出国的多得是,别说你黄建国有这么一遭了,那还有更经典的角色也有这么一出呢。

    可以接受。

    “你想不想当院士?”

    “无所谓。”

    “……”

    神金。

    张大安寻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