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84 没一件像阳间的  重生的我没有梦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184 没一件像阳间的 (第2/3页)

预兆地抬起一脚,直接踹在陆卫国的头上。

    “说!!!!!!”

    蹲下来的张大安一把抓住陆卫国的头发,像一头发狂的野兽,狰狞的表情让整个灵堂都仿佛掉入了冰窟。

    那种最纯粹最原始的兽性在爆发,就像是不断追逐猎物的猛虎,绝不可能在这个时候选择放弃。

    现实世界是没有超自然能力的,然而这一刻,张大安在周围所有人的眼中,都仿佛笼罩着一团“气场”,将所有人都压制到动弹不得。

    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反正张大安离开的时候,还掉了两滴眼泪,让外面担心发生什么事儿的蜀黍们松了口气。

    江宁只要是太平的,那就是天下太平的。

    至于说英格兰还是瑞士还是泰国,亦或是澳大利亚还有日本,关他们屁事。

    又没有治外法权,想啥呢。

    事情的发展毫无疑问开始变得怪味儿十足,一向谨慎扩张的“张安教育”,居然十分高调地宣布提前开启淮阴和盐渎两地的分校建设,并且这个暑假就会开始招生。

    以往“张安教育”是先有符合内部标准的培训设施,再通过内部验收之后,才会启动培训业务。

    通常来说,招生名额是跟内部标准的培训设施规模匹配的。

    这次一反常态,“张安教育”在淮阴和盐渎,分别拿下了一栋楼来改造。

    仿佛就是要在今年把两所新东圩港中学的分校都落地,这让不少地方的家长都是欣喜若狂,有些是去年参加报名但是没通过的,孩子复读一年之后,临近高考也没有半点底气。

    有心理准备的家长,只能想办法让自己孩子“二战”,不过这次“二战”,得去新东圩港中学。

    去不了现在的三大校区,去新增的校区好像也问题不大。

    毕竟大学在扩招,这复读教育机构也都在扩招,没道理新东圩港中学增加校区了,自己孩子还是进不去吧?

    “在淮阴的不是新东圩港中学?!”

    有些家长还知道打咨询电话,问了“张安教育”的客服之后,才知道淮阴和盐渎新增的并非是新东圩港中学分校。

    “淮阴校区的规划已经在进行中,但要到明年。今年我们公司在淮阴市开办中专。”

    “中专?中专有什么用啊。”

    “这位家长您好,我司在淮阴开办的中专,主要也不是为了对外输送人才,而是内部有需求。”

    “噢?内部有需求?那……那方便问问看情况吗?”

    “这位家长您好,可以的,有什么疑问都可以问。”

    “是什么中专?主要是做什么的?”

    “电子产品检修售后,还有一般财务岗位。我司老总名下其它企业的业务增长非常快,所以原本年底才会启动的两所中专,提前到了六月份,是打算等中考结束之后,就开始招生。”

    “到时候就能报名?”

    “您好家长,暂时还没有通知说可以报名,公司目前传达下来的文件,还是推荐报名,没有公开的报名渠道。”

    “什么叫推荐报名?”

    “我司‘数学事业部’有多位二级主讲、一级主讲都是原先在淮阴的中学任教,由他们负责相关推荐报名事宜。”

    “不能直接报名,那不是违规的吗?”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暂时公司的通知就是这样。不过家长您要是感兴趣的话,可以在我们公司的官方网站上了解详细情况,目前淮阴当地招生进度已经有百分之六十多,可能中考之前就能招满。”

    “不是吧?中考之前就招满?!这万一考上了高中,难道不去念高中,跑来念中专吗?”

    “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公司没有通知,我也不好随便答复家长您。”

    “……”

    类似的电话咨询以及互联网线上咨询,短短时间就超过数万条,主要是现在流传着一条消息,新增的两所中专都不简单,能包分配。

    当然要是分配到什么犄角旮旯,那肯定也是没人感兴趣,可“推荐报名”一出,是个人都知道这其实就是“内部培养”加“内部推荐”。

    有心人从“张安教育”的官网上,也发现了端倪,新增的学校分类中,有了一系列“中等专科学校”。

    原本只有确定的“张安食品中等专业学校”、“张安机电中等专业学校”,这两所学校,一所在太湖市,一所在吴都市,当然这是大市范围。

    缩小一点,那就是“暨阳市张安食品中等专业学校”和“沙洲市张安机电中等专业学校”,这是确定会在九月份开学的。

    在“张安学院”这个品牌系列铺开之前,“张安中等专业学校”先行开始推广。

    不过这也是符合用人需求,“张安食品”和“张安健康”这两家,光一线销售、仓管、售后、接待专员、操作工、打包工、机修工等等岗位,预计总缺口大概在四百到七百人左右。

    主要是这次张大安发狂,将本来需要按部就班的产能扩张,直接暴增三倍,也就是说要开始释放“三连状元”的名声转化效率。

    而大头还不是“张安食品”和“张安健康”,城东区现在有了保供电的资格,道理很简单,“张安电子”在这里单独搞了个小型园区。

    以现在“状元星”的市场需求,一线装配工将会超过千人,实际远不止千人,因为光产线培训的轮换人数就超过了两千人,都是为了即将上市的手机。

    之前相当保守的“张安电子”以及关联企业,狂暴的地方还不至于招工用人,在供应链上也是大把砸钱,从高分子材料到IC设计,都是突然加大了力度。

    本来公司内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