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 “狗肉县长”正在超神 (第2/3页)
是喊“小吴”。
全看心情。
什么级别不级别的……
你管得着吗你?
而丰邑县现在这种搞法,真要说引进了食品工业全套加工生产线,那增加值在现在已经很爆炸的情况下,还能继续爆炸,规模还不会小。
到时候够资格“撤县建市”且先不说,彭城市直接收了丰邑县变成丰邑区……那也未可知啊。
主要是张正东这种“正规养殖”“正规加工”“正规销售”的做法,也就创业前期比较艰难,只要打开局面,最后一定畅通无阻。
正行正行,就是正道确确实实就是通天大道,只不过难走。
偏门怎么捞都捞不过正行,小道也就只能走一段捷径,走不了全程,甚至别说到终点了,到对岸都到不了,全程如履薄冰。
张叔叔现在可以说是在打造自己的“张氏汪星”,对狗子们来说这是“刀山火海地狱”,但对此时彭城市开会的人来说,那是直接思维打开。
人得有梦想啊。
张正东同志这要是把一个产业甚至是一个行业做起来,并且行业中心在彭城,别的不敢说,分管农业的这一条线,都是跑着进步,不掺假的。
家畜养殖跟水果种植不一样,周期性相对来说较短,而肉狗在民间饲养的经验,有个大概的规律,也分大中小型号的肉用犬,一年出两栏,大型肉用犬能有一百斤以上,都是杂交犬。
一般所谓的熊版阿拉斯加犬,其实就是用来吃的,韩国杂交定型了一批肉用犬种,但肉质比较一般,适合炖和煮。
其余烹饪方式都不太行。
国内地方上的大型犬很少,山城蜀都倒是有一些,用藏獒串出来的肉用犬,但饲养的性价比很低,出肉率固然高,奈何吃的也多。
所以基本上还是以“一黑二黄三花四白”这种顺口溜中的中型土狗为主,狗虽然本质上也是狼,但因为能吃淀粉,总的饲养成本比同体重的肉食性鱼类其实还要低那么一点点。
再一个土狗稳定性极高,适合规模化,也适合小规模散养,偶尔形成狗群小社会,只要饲养员是“狗王”,那就问题不大。
丰邑县现在挂县里正规牌子的养殖场肉用犬十九万存栏,什么地方的狗都有,但也已经定型了标准肉用犬型号,就是一种褐色皮毛的中型土狗。
这可不是乱选的,张正东在丰邑县还成立了一个“养狗办”,存档的资料里面,不仅仅是只有鲁西南、豫东南、皖东北的田间调查,还有东北多个农业兄弟县的数据。
都是托了张正东以前老部队的老首长帮忙,老首长现在去了沈州,原先的团长在安东省做木材和石材,因为是国有的,所以这方面的调查帮忙,也就是个电话的事情。
通知一下,然后实际下乡干苦活累活的,是“张安工业联盟”的市场调查部,丰邑县买这份调查报告,是实打实花了五万块钱的。
真实情况是“张安工业联盟”花了三十多万,走访二十多个县的县城和大集,并且购买了三四百家狗肉馆或者狗肉摊的狗肉,在出摊的地方实地现场调查。
全国性的调查报告那就更花钱,不是丰邑县能随随便便搞的,即便是现在花那五万块钱买报告,也就是丰邑县上上下下知道张主任没必要搞这种猫腻,换个县长直接在上面挂号吧。
“丰邑狗肉”和“沙河香肉”的狗肉,只有一个脂肪含量的区别,肉用犬的标准型是一模一样的。
准备出礼品盒的“丰邑狗肉”要脂肪含量低一些,口感就是追求肌理感,香味靠借味,开发产品的菜品研发师,也不是只有彭城市周围的狗肉馆厨子;还有东北、京城、沪州、崇州、余杭、南都、邕州、洪都等地的厨子。
这一块的经费也不少,张正东主要是靠融资,因为“丰邑狗肉”不是丰邑县国资百分之一百控股,让出来的股份,就是拿来融资的,其中最大的投资方,是沪州市原糖烟酒公司的三产公司,现在转型成了市属国企投资公司。
为什么沪州市疁城区会跟丰邑县谈?
可不是简简单单因为张正东的侄儿叫张大安,而是沪州市那边也知道狗肉市场是个增量,并且江口省这里的数据分析,还是沪州市一个研究室给的。
至于说零零散散的小股东,那多了去了,丰邑县有个历来养肉狗的村子叫付堤口,付家往上数到明朝,就是往来齐鲁中原之间做屠狗营生。
“付家狗肉”在丰邑县的一个乡里,不大不小也是个招牌,只是出不了县,出乡也难,哪怕陈庄镇这种苦哈哈的地方,也不是没有招牌狗肉,所以“付家狗肉”是没有做成品牌必要的。
不过现在主要跟进拥护张正东的养殖户,那都是付家的人,付堤口这个村子,也有专门的种狗场,养殖户中的“相狗人”,丰邑县就是以付家的为主。
他们现在也都入了股,不多,借了钱也就是稍微占一点股份,有个零点零几。
但是已经差不多能看到回头钱了,原因就在于“狗肉县长”亲自给“丰邑狗肉”打广告的效果非常好,市里只要不是硬把张正东踩下去,那么过年之前搞个千把万是不成问题的。
回头钱不多,就三千块钱左右,可张叔叔在市里画的大饼,那是不如在乡下画的大饼来得圆。
张叔叔说自己侄儿的公司能上市,我们“丰邑狗肉”一样可以上市,做大做强,走向世界。
那么张叔叔画了多大的饼呢,他说争取后年做到十个亿。
十个亿……
个体户们一寻思,那兄弟我不是年年都能分个大几十万啦?
张主任太牛逼了!
青天大老爷!
沛城县没办法跟张叔叔争的地方可不是只有上层,到基层去也是一样,别看沛城县诸多老狗肉馆的老板都是当地的“狗肉王”,嘴上说无所谓什么办证不办证的,但“儿童节”的当天,嘴上说不办证的二三十家大馆子,只有六家没办,剩下的全都打上了新的招牌:本店狗肉全部经丰邑县肉用犬屠宰厂专业屠宰,通过彭城市检验检疫……
“儿童节”特惠,整只放心安心的狗腿子回去给孩子补补呗。
孩子不补?
兄弟对自己好一点呗,给自己补补。
狗肉馆也是挺牛逼,把“丰邑狗肉”在丰邑县电视台打的广告给扒了图下来,两个典韦、许褚一样的猛男当招牌。
马路斜对过卖药酒的都没干过卖狗肉的。
“儿童节”当天丰邑县的肉用犬屠宰厂,一共出了一万八千多只肉用犬,一只都没有进冷冻库,因为根本用不上。
来批发的差点打起来,除开一万五千只本来就是养殖户自己的,剩下三千只就是“丰邑狗肉”这个牌子的,可以批发,但狗少人多,这次打算上量做买卖的是豫东南的老乡,那是真把三代的本地亲戚都拉了出来,抢走了一千两百只。
这一千两百只也不是拿来囤货的,在城北农贸批发市场就得当场散了,挂在“丰邑把式”那里拉回哪个集市的也有,自己拉冰块冻上去乡下集市的也有,总之就是小散户为主,等于说就是二级批发商的群体正在形成。
关键是也没抬多少价,不是不想,而是不敢,“丰邑狗肉”有个指导价,等于说就是要调控狗肉市场。
散户摊主们也是根据“丰邑狗肉”来调整一下本地狗肉的价格,相当于把“丰邑狗肉”当作整个狗肉品类的风向标。
现在还看不出威力,可影响力已经有了,沛城县有些老字号狗肉馆,一年能挣那几百万可不是光靠手艺,也是得有人才能把这个营生做下去。
而“丰邑狗肉”的出现,就是把沛城县当地的一些狗肉“婆罗门”给影响到了,破坏性有多大不知道,但肯定不会小。
有人把官司打到沛城县的“县太爷”那里,不是没有原因的。
尤其是那个彭城市的检验检疫章,那是真的有杀伤力,直接带动了大量想吃又不放心肉类来源的非农居民尝尝鲜,这一波的高点还没有来,也正因为没有来,沛城县、单父县、下邑县等等多个省的县城才会如此着急。
高点一到,势头就不可阻挡,到时候以前的老饕,也得认那个章,不然心里膈应。
彭城地方虽然自古以来爱好“创业”,但要说对朝廷的忠诚,那有一说一,也是数得上的,耐受性其实相当高,只是耐受不住了,才会掀桌“创业”。
这光景狗肉的检验检疫章,就是“朝廷特许”的另外一个说法,这时候仁兄把弟请客吃肉喝大酒,问哪儿买的肉啊?
兄弟我买的是“丰邑狗肉”,只管吃,放心肉。
面子自然就有。
这种基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