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卷 第389章 慰问老同志  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卷 第389章 慰问老同志 (第2/3页)

    郑仪坐在后排,透过深色车窗玻璃,望着外面迅速后退的城市街景。

    他今天穿了件深色夹克,内搭浅灰色衬衫,胸前别着党徽,整个人显得稳重而不失亲和力。

    身旁的周扬正在核对行程单,低声汇报:

    “秘书长,上午九点,‘情暖夕阳红’启动仪式在老干局礼堂举行,您要简短致辞。”

    “十点,参观老干活动中心的几个新改造的功能区。”

    “十点半,前往‘春晖老干部休养中心’,看望慰问几位老同志,重点是钱汉忠老书记。”

    “午餐安排在春晖的小餐厅,陪几位老同志简单用餐。”

    “下午两点,返回市委,三点有个关于明年财政预算的协调会。”

    郑仪点点头,目光依旧落在窗外。

    车子平稳地行驶在城市主干道上,路过几个正在施工的路段,工人们正忙着铺设管线、平整路面.

    这些都是城投集团接手四海遗留项目后,率先启动的“民生微实事”工程。

    周扬看了看窗外热火朝天的工地,忍不住低声感叹:

    “陈董事长动作真快,这才多久,就有模有样了。”

    郑仪不置可否,只是轻轻“嗯”了一声。

    陈默确实做得不错。

    这两天,他已经接到了老干局的反馈,对明城服务公司主动请缨、志愿参与“春晖”服务的态度和专业性赞不绝口。

    一批精心挑选的“服务人员”,已经顺利进入了“春晖”的日常运作体系。

    而这,只是第一步。

    车子驶入老干局大院,郑仪的表情瞬间变得更加沉稳和煦。

    下车,握手,寒暄,致辞……一切流程如行云流水,无可挑剔。

    他的讲话简短有力,强调市委市政府对老干部工作的高度重视,对老同志们的深厚感情,以及对“春晖”这样的专业养老机构的充分肯定和支持。

    在场的老干部们频频点头,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慰问活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郑仪脸上始终挂着恰到好处的微笑,不时俯身倾听老同志们的“教诲”,偶尔插一两句恰到好处的回应,引来阵阵笑声和赞许的目光。

    终于,车队驶入了“春晖老干部休养中心”的大门。

    这里的环境远比郑仪想象的还要“低调奢华”。

    占地面积不算大,但规划极为考究,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处处透着一种不显山不露水的精致和舒适。

    建筑外表朴实无华,内部装修却极为考究,用料扎实,设计人性化,尤其是无障碍设施和紧急呼叫系统的完备程度,甚至超过了市内大多数三甲医院。

    “这边请,钱老已经在会客室等您了。”

    中心负责人赵庆龙,也就是那个陈默调查中确认的“白手套”,正满脸堆笑地在前面引路。

    他是个五十出头的矮胖男子,圆脸,小眼,说话时总是不自觉地搓着手,给人一种过分热情的油腻感。

    但他的眼神却异常警觉,尤其在打量郑仪时,那种一闪而过的审视和揣测,与他表现出来的谄媚形成鲜明对比。

    郑仪脸上笑容不变,跟着他穿过几条曲径通幽的走廊,来到一栋独立的二层小楼前。

    不同于中心主楼的现代简约风格,这栋小楼明显是按照中式传统建筑规制修建的,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门前甚至还摆着一对小型石狮子,威严中透着几分古意。

    门口站着一位身着正装的年轻工作人员,见他们到来,立刻恭敬地拉开厚重的红木大门。

    会客室内,暖气开得很足,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和药香混合的气息。

    一个身材高大、满头银发的老人,正背对着门口,站在一幅巨大的山水画前,似乎在欣赏画作。

    听到动静,老人缓缓转身。

    钱汉忠。

    即使年近八十,这位曾经叱咤明州政坛的风云人物,依旧保持着惊人的气场和威慑力。

    他的背挺得笔直,肩膀宽阔,银白的头发一丝不苟地梳向脑后,脸上的皱纹深刻却不显老态,反而增添了几分不怒自威的气势。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那双眼睛。

    丝毫不见老年人的浑浊和迟滞,反而闪烁着一种令人不敢直视的精光和压迫感。

    郑仪心头微微一凛。

    这种气场,这种眼神,绝不是普通退休老人能有的。

    这是一个从未真正“退”下来的人!

    一个依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