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卷 第390章 老家伙跟不上年轻人的‘新思想’了  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卷 第390章 老家伙跟不上年轻人的‘新思想’了 (第1/3页)

    三人重新落座。

    钱汉忠的脸色似乎缓和了些,终于示意赵庆龙给所有人都上了茶。

    接下来的谈话,表面上和风细雨,实则暗流汹涌。

    卢志伟和黄维民一唱一和,不时提起钱汉忠当年的“丰功伟绩”,言语间充满了对“老师”的崇敬和维护。

    而钱汉忠本人,则时不时对市里的一些决策提出尖锐的质疑,尤其是在城投集团的组建和人事安排上,几乎是赤裸裸地表达不满。

    “……一个毫无企业经验的毛头小子,去掌管几百亿的国有资产?简直是儿戏!”

    钱汉忠重重放下茶杯。

    “老书记说得对!”

    卢志伟立刻接话,目光炯炯地看向郑仪。

    “郑秘书长,我在国资委工作多年,深知国企管理的水有多深。陈默这个同志,我也听说过,能力是不错,但这么重要的位置,是不是太冒险了?”

    “是啊。”

    黄维民也温和地补充道:

    “老干部们都很关心明州的发展,尤其是像城投集团这样的关键平台。用人上确实应该更加慎重,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

    三人配合默契,形成一个无形的包围圈,向郑仪施加压力。

    郑仪脸上的笑容丝毫不变,眼神依然谦和,但心中的警惕已经提到了最高级别。

    他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慰问”。

    这是一次精心安排的“试探”,甚至是“警告”!

    钱汉忠虽然退休多年,但他依然通过卢志伟、黄维民这样的在职高徒,牢牢掌控着部分权力资源和话语权。

    他们在向他这个新来的秘书长传递一个明确的信息。

    明州的水,很深。

    有些规则,不是你想改就能改的。

    有些人,不是你想动就能动的。

    郑仪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借这个动作掩饰内心的思考。

    放下茶杯时,他的表情更加诚恳。

    “钱老和两位领导的意见非常宝贵,我一定带回去,向邹书记和市委班子认真汇报。”

    他巧妙地用“汇报”这个词,既表示了尊重,又暗示了最终的决策权依然在市委手中。

    “不过,”

    郑仪话锋一转,语气温和却坚定。

    “陈默同志虽然年轻,但在北河村事件和四海集团处置中表现出的原则性和执行力,是有目共睹的。”

    “城投集团的首要任务,是安全、彻底地消化四海遗留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在这方面,我们需要的是政治过硬、敢于碰硬的干部。”

    “至于企业管理经验,可以在实践中积累,也可以靠班子其他成员来弥补。”

    他这番话,表面上是为陈默辩护,实则是在隐晦地回应钱汉忠的质疑。

    四海集团有问题,我们查处它,天经地义。

    城投集团的首要任务是防止国资流失,这难道不对吗?

    陈默的政治立场和执行能力,正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

    有理有据,不卑不亢。

    钱汉忠的眼睛微微眯起,似乎想看透郑仪的真正想法。

    卢志伟和黄维民交换了一个眼色,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惊讶和警惕。

    这个年轻的秘书长,比他们想象的更难对付。

    会客室内的气氛一时间有些凝固。

    “哈哈,好!有主见!”

    出乎意料的是,钱汉忠突然大笑起来,打破了僵局。

    “年轻人有闯劲是好事。不过……”

    他缓缓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郑仪,语气突然变得意味深长。

    “明州不是一天建成的。有些事,急不得。有些路,走得太快,容易摔跤。”

    “老书记说得对。”

    郑仪也站起身,微微欠身,态度恭敬,但眼神没有丝毫退缩。

    “我们一定牢记您的教诲,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锋,电光火石间,已经完成了一次无声的较量。

    钱汉忠率先移开视线,转身走向那幅山水画。

    “小郑啊,你看这幅画如何?”

    郑仪跟过去,认真端详。

    画作气势磅礴,高山巍峨,飞瀑流泉,松柏挺立,一派雄浑气象。

    “气势恢宏,笔力雄健,是好画。”

    “嗯。”

    钱汉忠点点头,手指轻轻抚过画上的落款。

    “这是我七十岁生日时,省里的几位老同事合送的。画的是黄山,寓意长寿安康。”

    他的语气忽然变得意味深长。

    “山高路远,云雾缭绕。有时候,看不清前路,就要学会停下来,等云开雾散。贸然前行,很容易……失足坠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