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卷 第392章 是完全必要,也是符合政策精神的  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卷 第392章 是完全必要,也是符合政策精神的 (第1/3页)

    “你这个想法……很大胆。”

    省长缓缓重复了一遍,语气里听不出是赞赏还是警告。

    郑仪没有回避这目光,他知道此刻任何一丝犹豫都会前功尽弃。

    “省长,这不是胆量的问题,是现实的需要。”

    他声音沉稳,条理清晰。

    “明州的问题,根子很深。四海倒了,但土壤还在。钱汉忠这样的老关系网盘根错节,张林同志耳根子软容易被影响。如果不从顶层设计上做出根本性调整,我们现在的改革成果很可能被蚕食,甚至倒退。”

    他微微前倾,语气变得更加恳切:

    “我并非贪图副书记的位置,而是需要那个位置赋予的权威和协调能力。只有站在那个高度,才能真正推动干部队伍的结构性优化,打破旧有的利益格局,确保明州的发展方向不偏离轨道。”

    “更重要的是,明年换届是个关键窗口期。如果错过这个机会,让某些势力借机巩固阵地,后续再想调整,代价会更大。”

    徐志鸿的手指在红木办公桌上轻轻敲击着,发出规律的嗒嗒声。

    他当然明白郑仪这番话的分量。

    这不是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的狂言,而是基于对局势精准判断后提出的战略构想。

    破格提拔一个年轻干部担任副书记,在全省乃至全国都非同小可。

    这步棋如果走成了,对稳定明州、乃至为全省探索新的干部任用机制,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但破格提拔一个地级市的市委副书记,尤其是在郑仪这个年纪,面临的阻力绝非一般。

    省里这一关还好说,毕竟他是省长,有足够的话语权,书记那边虽然需要沟通,但也不是完全没可能。

    真正的难关,在京城。

    这样的破格任用,必须经过中组部的审核和批准。

    而中组部那边……

    徐志鸿的思绪飘向了那个名字——王振国。

    中组部常务副部长,真正手握重权的实权人物。

    更重要的是,他是郑仪的恩师,对郑仪极为赏识。

    这层关系,是郑仪最大的底气,也是这个看似不可能的计划中,唯一可能打通的关键环节。

    如果王部长愿意为郑仪说话,那么京城那边的阻力就会小很多。

    甚至可以说,成功了一半。

    徐志鸿缓缓抬起头,目光重新聚焦在郑仪脸上,那眼神变得深邃而复杂。

    他忽然发现,自己之前可能还是低估了这个年轻人。

    郑仪今天来找他,不仅仅是汇报工作,也不仅仅是寻求支持。

    他是在下一盘大棋。

    一盘以明州为棋盘,以自身政治前途为赌注,目标直指更高舞台的大棋!

    而自己,似乎不知不觉间,也成了这盘棋上的一个重要棋子。

    是顺势而为,助他一臂之力,成就一段政治佳话,同时也为江东省培养一个未来的栋梁?

    还是谨慎为上,维持现状,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争议?

    徐志鸿的手指停止了敲击。

    他缓缓靠向椅背,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小郑啊……”

    “你的眼光很准,时机抓得也对。”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郑重起来。

    “这件事,操作空间是有的。但难度,你也清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